三、移动互联时代的产品组合
传统企业的产品组合(也叫产品角色)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形象产品,一般占企业销售额的10%左右;第二类是利润产品,占企业销售额的30%左右;第三类是走量产品,占企业销售额的50%左右;第四类是阻击产品,占销售额的10%左右。
但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时代,这种分类已经被快速而无情地打破了。以苹果为代表的企业用极致的产品、单一的爆品战略,将一款产品做成了一个品牌,一个品牌的崇拜。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不需要产品组合了呢?是不是每一家企业都只需要做一件大单品和爆品就可以过得很好呢?答案是未必。
那么,我们要从互联网企业的特性和渠道特征分析,看看各类企业该如何规划产品组合。
产业链关键点掌控
恒大的营销一直颇受诟病,不过,在产业链布局上,许老板一直走在传统食品饮料企业的前面。有时候笔者在想,恒大真是在做一瓶水吗?花几十亿元打广告赔本赚吆喝?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吧!个中道理也不复杂,矿泉水是需要采矿证的……而说到粮油、畜牧、婴幼儿配方奶粉,都需要有产业链的支持和配合。
笔者一直对全产业链构想的实现持保留态度,因为企业很难做好这条生态链的全部工作,但生态链的关键部分还是可以做好的。比如,大健康产业基地的打造,可以做到可控制、可追溯,这在大健康产业的价值链上是极为关键的。
聚焦做“大单品”战略
首先,企业的业务和品类的聚焦是战略,而不是做单件产品。娃哈哈历年的增长,靠的不是童装、地产、煤矿、超市,也不是白酒,而是饮料!聚焦大食品,做大单品,是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路径。
其次,无论互联网时代还是传统营销时代,拳头产品,也就是说大单品、爆款产品是企业获得高利润,不断壮大的根本。娃哈哈之前靠营养液、水制品起家,都做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大单品。前几年,靠营养快线做到200亿元,支撑了其800亿元左右的年度销售额。但这两年再也没有成功的大单品出现,Hello-C属于战术产品,而启力、格瓦斯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正因为如此,娃哈哈的销售额每年都徘徊在800亿元左右,而2014年已经下滑了7%。
再次,什么样的产品才有机会做成“大单品”?有社会价值、有广泛刚性需求、无需大力度进行消费教育的产品。富氧水、格瓦斯、小陈陈为什么不能成为“大单品”?前两个产品偷换概念,还涉嫌虚假宣传,小陈陈饮料太个性、太小众,需要大力度的市场培育,短期内是难以做大的。
聚焦做爆品战略
爆品是战略,而不是做单个爆品。电商的产品运营一直被认为是爆款产品的代表,但实际上,一家天猫店只能做到一个爆款,如果想要做大,就必须不断地开新店或者找代理商进行分销。那么,管理难度也会越来越大,而单店的盈利未必就很好。
这时,我们需要调整策略,重新审视电商的爆品战略,也就是要规划一下产品线和产品的角色定位。
第一步,爆品是完成销量并承担获取部分利润的,也就是销量大、有利润的产品,一家店有一款或者两款就行。
第二步,需要有引流的产品。具有蓄水池的作用,不断有流量进来,电商的本质还是流量的生意。
第三步,上升到品牌电商的高度。不但有爆款、引流产品,还要有形象产品和高品质的形象,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