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政商论衡——建立健康和谐的商业社会

商道通于治道。

以下所辑是笔者有关中国古典政治、经济理论的一组文章,相信这些文章对于读者理解中国商道会有一定启发意义——特别是在建立一个良好的商业生态,和谐的政商关系面。

中华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的重要分野在于:中国文明行天道,而当代西方文明行人道。《老子·第七十七章》释天道与人道云:“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里,“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目的是实现社会与自然,社会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动态平衡,《黄帝四经·道法》所谓:“应化之道,平衡而止。”

进一步讲,中国先贤认为人与人之间天生是不平等的,总会存在“有余”和“不足”,需要社会或国家整体力量依据自然法则进行调节,以实现各阶层之间(包括政商之间、商人与其他阶层之间)的动态平衡;而西方政治经济学假定人与人之间生而平等,自由选举和自由市场会自动实现各阶层之间的动态平衡,要求社会或国家尽量少地干预。

《老子•七十三章》上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繟,音chǎn;繟然,坦然宽舒的样子——笔者注)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道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它范围天地——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方面,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