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CMMI体系介绍

CMMI(CapabilityMaturityModel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1993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在美国国防部的资助下推出软件开发过程模型SW-CMM v1.1,成功地指导了一些企业进行过程改善,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开发成本降低、软件发布后错误减少、平均开发时间减少等,对全球的软件产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这个单一的软件工程成熟度模型并不能满足产品开发的所有业务领域,后来逐渐衍生出一些改善模型,如SE-CMM(SystemEngineeringCMM)系统工程CMM、SA-CMM(SoftwareAcquisitionCMM)软件采购CMM、IPPD-CMM集成产品和过程开发CMM、P-CMM(PeopleCMM)人力资源CMM,这些过程改进模型的术语、体系结构、框架和基本元素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容易引起冲突和混淆,SEI整合并于2003年下半年推出了CMMI。

CMMI主要面向研发,特别是软件研发,一般在IPD的TR2~TR4之间,倡导通过过程和活动来保证质量,强调质量,关注执行,如何把事情做正确,强调如何执行好开发活动,要求更规范、更细致。IPD的范围则更广泛,在广度上比CMMI大。

18.10.1 CMMI5级22个过程域

CMMI5级22个过程域如表18-34所示

表18-34 CMMI5级22个过程域

过程/级别

2-已管理级

7PA

3-已定义级

11PA

4-量化管理级

2PA

5-持续改进级

2PA

项目管理(6个)

项目计划(PP

综合项目管理(IPM

定量项目管理(QPM

 

 

项目监督与控制(PMC

风险管理(RSKM

 

 

 

供应商协议管理(SAM

 

 

 

工程过程(6个) 

需求管理(REQM/RM

需求开发(RD

 

 

 

 

技术方案(TS

 

 

 

 

产品集成(PI

 

 

 

 

验证(VER

 

 

 

 

确认(VAL

 

 

支持过程(5个)

度量与分析(MA

决策分析与决议(DAR

 

原因分析与决议(CAR

 

过程与产品质量保证(PPQA

 

 

 

 

配置管理(CM

 

 

 

过程管理(5个)

 

组织过程改善(OPF

组织过程绩效(OPP

组织创新和实施(OID

 

 

组织过程定义(OPD

 

 

 

 

组织培训(OT

 

 

♢达到某个级别的要求,就要达到该级别所有PA的要求;

♢一个PA包含几个Goal(目标),如果要达到某个PA的要求,就意味着要达到该PA每个Goal的要求;

♢每个Goal又包含几个到十几个Practice(实践),如果这些Practice都做到了,就认为该Goal达到要求了。

18.10.2 CMMI的评估过程

SEI数据统计L1到L2需要12个月,L2到L3需要18个月。中国经验统计是从L1到L3一般需要12个月。某企业通过了某某级别的评估,只代表评估小组认为参加评估的几个项目达到了CMMI某个级别的标准。通过评估,不代表这个企业其他项目也达到了要求,也不代表这个企业以后也会达到这个标准。CMMI的评估过程如下:

♢成立EPG小组,客户方至少有一名成员;

♢包括基础培训及诊断、过程域培训及文件定义、项目试点、组织推广、预评估及正式评估;

♢企业准备选择几个评估项目,企业可以准备任意数量的评估项目,评估项目为企业自己指定;

♢对所评估的项目的几个过程域进行评估;

♢EPG小组先进行预评估,先会对PM、QA、CM等人员进行交流,再查看文档是否符合要求,最后看是否有不符合的弱项;

♢使用SCAMPIA方法正式评估。

18.10.3 CMMI导入容易存在的问题

♢管理层初始期望过高,对变革的认识不够;

♢术语、目标及标准过多,难以理解;

♢合理裁剪,活学活用非常重要;

♢CMMI重视操作过程,忽视了市场交付压力和竞争对手的压力;

♢过程管理是一个体系,CMMI把过程管理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域,域之间容易出现断层;

♢获得证书后体系就放一边,或就对体系进行大调整;

♢交期和缺陷依然没有很大的改善;

♢文档非常多,但是没人看;

♢做完CMMI的收获是一堆A4纸和已经实施完的项目的问题,如何做得更好?

♢对未来的过程管理没有固化;

♢研发管理还需要关注数据物料BOM等,这一点上CMMI没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