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务分析的分类(时间30:36)
市面上有很多与财务相关的概念,如财务分析、报表分析、经营分析、经营决策、投资决策等,容易造成知识体系混乱。可将其分为三大类,即财务分析(报表分析)、经营分析、经营决策等,避免过于复杂。
(二)财务分析的主要报表
财务分析主要看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的三张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这些报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有统一的规则,便于横向(行业之间)和纵向(历史之间)对比。
(三)各报表的解读
- 资产负债表:如同企业的 “底子”,体现企业的经济实力。
- 总资产规模:看企业账上的资产有多少,是十个亿、100 亿还是 1000 亿,规模大小直接反映企业实力。
- 总资产增长率:比如今年资产 1 个亿,明年 1.1
个亿,增长率大于 10%,说明资产在增加,类似于个人房产的增值或购买新增房产。
- 资产负债率:负债除以总资产,反映企业的债务压力。全国平均资产负债率约 50%,但负债构成不同意义也不同,如应付账款等负债可能并非坏事。
- 企业竞争力:通过应付预收减去应收预付来判断,如果大于零,说明企业能占用他人资金满足自身资金需求,竞争力较强,如以前的国美。
- 持续竞争力的成本:固定资产加在建工程再加工程物资除以总资产,如果大于 40%,属于重资产型企业,经营风险大,但经营壁垒也高。重资产企业投入大,一旦产业转型可能面临重大损失,因此对国家高质量发展方向的判断很重要。
- 经营风险:从资产负债表的上述指标中可以看出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
2.
利润表:如同企业的 “面子”,反映企业是否赚钱以及如何赚钱。
- 营业收入:看企业收入规模,是 100 万、1000
万还是一个亿,通常规模越大越好。
- 营业收入增长率:如今年赚 100 万,明年 110
万,后年 120 万,每年 10% 的增长,体现企业的发展态势。
- 毛利率:(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营业收入。像餐饮等行业毛利率一般在四五十,若毛利率不高,扣除销售、管理、财务等费用后,利润空间会很小。很多餐饮店倒闭就是因为毛利率不高,再加上平台抽成过高,导致亏损。
营业成本是与产品或服务直接关联的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是分摊的与产品不直接关联的费用,如水电费、差旅费等。
3.
现金流量表:如同企业的 “日子”,反映企业的现金流情况。过日子需要真金白银,账上有钱才能正常运转,现金流量表能体现企业资金的实际流动状况,是企业能否持续经营的重要指标。
(四)财务分析的注意事项
财务和金融是两个不同的专业,财务人员并非都能提供投资建议,个人投资需谨慎,因为个人很难与专业机构竞争。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要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规则,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行业背景进行分析,不能仅凭单一指标下结论。同时,对于非财务专业人员来说,学习财务分析可能更容易,因为财务专业人员有时会因知识过多而陷入混乱,缺乏清晰的思路和方法,导致无法向老板清晰解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