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塑造企业环境可以影响员工的行为

所谓“激励环境”就是指:从员工角度感受到的工作中的各方面环境要素。包括硬件的,比如办公大楼、地理位置、工作条件、办公桌上的一盆植物;更主要的是软件的,比如绝对薪酬水平、相对薪酬水平、工作绩效的考核方式、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直接上级的领导风格、企业的价值观与文化环境、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岗位工作的社会认同感、在工作中与客户交流的方式、工作内容的难易程度、工作中的成就感、荣誉感、工作给人带来的种种体验等等。

决定一个员工如何工作——是积极奋进还是消极怠工,是上下欺瞒还是坦诚相待——无非是两个要素:一个是员工自己的心理特点(如性格、爱好、动机等),另一个就是激励环境。可见,激励环境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除了员工的选拔,几乎就等于一切。

从众心理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状态,人们会受到大多数人选择的影响,别人的选择构成了当事者的激励环境。而公司的决策大多是复杂、模糊、没有客观标准的,比如“是否应该在云南设立分公司?”“张三和李四的综合素质哪一个更好一些,更适合提拔到总监岗位?”“继续沿用目前的订单管理系统还是更换一个新系统?”

有多少人会受到从众心理的诱导而失去自己本来具备的判断力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信赖所谓的“集体的智慧”,如何信赖所谓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所以说,企业家应该是一个心理学家,这看起来要求太高了,但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无一不是深谙人性的。他们并不需要知道类似“从众、群体无意识、晕轮效应、群体妄想、控制点”等等这些专业词汇,但是他们必须懂得什么让人激动、什么让人气馁、什么让一群人亲密无间、什么能在一瞬间让人心生芥蒂。而这些,才是管理。

所以说,企业对人的管理就是在企业中营造一种环境,让身处于这个环境里的员工自觉自愿地为了企业的目标而努力,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其他重要的事情了。

这看起来挺玄、也挺难。没错,确实不容易,但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有这一条路才能走得通,而且企业家和管理者一旦想明白了,就会觉得它也没有那么难,因为任何人打从出生开始就在不停地练习了。我们会发现,原来生活中的所有常识和所有经验都已经多多少少让我们具备这样的能力了,真正体现差别的是人生阅历和对人性的思考,而远远不是谁是硕士、谁是博士,谁学习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