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理是一个常用词,经营、管理也是常用词,也有很多人探讨经营、管理的关系,但何为经营,何为管理,却未见得人人能说清楚。
为什么难以说清楚?经营、管理说的都是事,一件事情,而不是物,一个物体。物体很具体,边界很清晰,说清楚比较容易。事情很抽象,边界很模糊,说清楚就不那么容易了。
大家都在说经营、管理,但说的未必是同一个东西。经营,在一些人那里,范围很宽,把管理也包括在了里面。管理,在一些人那里,同样范围也很宽,甚至把经营也包括在了里面。几十年下来,经营、管理差不多都成了没有确切含义的名词。
“经营”这个词,中国很早就有。《诗经•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克之。”“经”的本义是织布的纵线,后引申为“纵横量地”。“营”的本义是“环绕”,后引申为“周围量地”。经、营,同义互文,皆有测量、规划的意思。经营,是一个跟物质财富的投入与产出相关的概念。这一点,从字源上也可以找到依据。
在汉语里,“管”本指细长的圆筒形物,比如管状乐器、钥匙等。因为钥匙是用来开锁的,锁是用来控制的,所以又从钥匙义引申出管辖、控制等义。“理”呢,本指玉石的纹路。用作动词时,“理”则是“治玉”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又引申出治理、整理的意思来。管理的含义,后来变得多元而宽泛,但从语义上说,控制与协调是其基本意思。
企业有很多事情,到底哪些属于经营,哪些属于管理呢?
《企业的性质》是罗纳德·科斯的经典名篇,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经营意味着预测和通过签订新的契约、利用价格机制进行操作。管理则恰恰意味着仅仅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做出反应,并在其控制下重新安排生产要素。(Initiative means forecasting and operates through the price mechanism by the making of new contracts. Management proper merely reacts to price changes, rearranging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under its control.)”
按照科斯的观点,经营是利用价格机制进行操作,管理则是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做出反应。换言之,外部的买卖行为,叫经营。内部的组织行为,叫管理。
凡涉及企业外部问题的事情,皆属于经营。比如环境、市场、客户、竞争对手以及合作伙伴等。交换或交易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手段。凡涉及企业内部问题的事情,皆属于管理。比如组织、人事、制度、流程、考绩、分配等。权力或命令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手段。
综上所述,经营就是经济地运营的运营,它是处理企业外部关系的学问。管理就是管辖、治理,它是处理企业内部关系的学问。
《大学》里讲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经营、管理,何者为先?何者为后?哪一个是目的?哪一个是手段?经理人要做好自身工作,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