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一次全国性药师大赛活动培训中,我收到了药师们反馈的一个问题:在门店接待顾客时,遇到一些问题有时会不知该怎么办。这是药师所提到的,相信门店其他员工也会有同感。其实,药店人在门店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自己一时无法给出答案的问题,那么,当顾客就站在你面前,而自己却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时,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其实,即使一个人的知识量再大也会有不知道的内容,古语云“生有涯,而知无涯”,说的是同样的道理。但因为我们是药店人,工作的性质需要我们以一种更专业的态度去面对顾客的问题。
我们先来将顾客问题分一下类。
(1)共性问题。一般来说,顾客所提到的较多问题具有共性,比如,疾病的原因、发展过程与如何诊治等,比如药品、营养素、生活方面的健康知识,再比如,不良反应、价格抱怨、缺货等。
(2)个性问题。这与顾客本人的个体差异有关,比如,过敏体质、先天性心脏病等先天性问题、遗传性疾病等。
(3)特殊需求。比如,顾客要求一定要有特别漂亮的包装,再比如,顾客一定要上个月生产的产品,否则不买等,这些是顾客对服务与商品在合格之外更高的要求。
在工作中,我也遇到过“回答不上来”的尴尬,不过,不断总结后发现有下面这些化解方式。
(1)实言以对,后期反馈。当我们在门店导购时,顾客突然提到一个自己知识范围以外的问题,我们可以回避,也可以不作答,但是这样并没有帮助顾客解决它。在现场,最好的方式就是实言以对以显示你的真诚,但是要记下当时顾客的问题,并留下联系方式,待下班后再去查找资料,弄明白后及时回复顾客。
(2)搜索专业权威书籍。信息很方便,但是网络资讯只可做参考,专业的人会去找知识源,也就是那些经典的权威书籍。有时回答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可能需要系统地学习某些课程之后才能找到答案,但是这个寻找的过程对自己而言就是最大的提升过程。带着问题去看书,吸收的知识会更多。
(3)请教有经验的同事。不论在哪个企业,都会有一些经验丰富、能力特别强的同事。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自己摸索可能费时很长,而且还不一定能解决,只要及时去求助他们,便能很快得到有效的方法。在这里,需要的是一颗开放的、乐于向他人请教的心。
(4)问题分类,做好记录。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是自己的财富,将共性问题进行归纳,并将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以后再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则可轻松化解。而将每次遇到的不同个性问题存档,坚持去寻找解决方法,以后若再遇到这种个性的问题就不怕了。顾客的特殊需求可以“量体裁衣”、视情况而定。
(5)分类培训。企业应就不同问题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比如共性问题,应经常反复培训,可以每个季度培训一次,新员工培训时必讲,并形成持续性的课程;而针对个性问题,可以在某次药师培训时讲到,或打印成资料下发;顾客的特殊需求可分析频次与主要发生的时间段,寻找规律,以便预防或提前准备。
其实,多数问题都是知识点,这也正是我们要求药店人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原因。这种“丰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也是执业药师要进行继续教育的原因。知识在不断地更新,而且药店人对知识面的要求又很广,因此,药店人需要一颗永不停止学习的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