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汉、一担粮食、一双脚印、腰间一个酒葫芦,他传递的是历史、粮食酒、大众;是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坚持不懈;是有生活、有梦想;是有酒相伴、乐享生活、快乐人生。他就是“一担粮二锅头”的商标——挑担老人。
图3-9 “一担粮二锅头”商标
“一担粮二锅头”是近两年来中低端白酒的新秀,凭借独特的营销策略获得空前的成功。在白酒动荡期期间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2013年上市到2015年9月销售额突破4亿元,深受大众消费者的青睐,开启二锅头新时代的发展之路。“一担粮二锅头”作为二锅头品类中的新秀,虽然在牛栏山和红星两个二锅头“大哥”面前还不敢“叫板”,但随着一担粮营销团队的精耕细作,在二锅头这个单独的白酒品类中已经营造了一定的销售氛围,值得大家揣摩学习。
图3-10“一担粮二锅头”产品
我作为“一担粮二锅头”的小粉丝,根据对其市场策略的理解,总结了一些优秀的市场操作经验。
独特口感,满足消费者饮酒需求
在牛栏山二锅头超级大单品“牛二”年销售2000万箱的“引导”下,消费者对二锅头的口感依赖已经形成,无论在地摊式餐饮店还是在中高档饭店,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这也充分表明,二锅头并不是只有低端人群消费。
作为“一担粮二锅头”的领军人,李红军认为二锅头要想大发展,必须在口感上进行重大创新,“一担粮二锅头”就做了颠覆性创新:将传统清香型二锅头重新勾调,于是诞生了现在神奇的“一担粮二锅头”口感,突破了传统二锅头的口感瓶颈。从酿制工艺上得知,“一担粮二锅头”传承老北京二锅头的传统酿造技艺,产品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以麸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老五甑发酵法、混蒸混烧、看花接酒、掐头去尾,长期储存、精工勾兑而成,具有酒液清澈透明、酒体醇厚、绵甜爽净、余味悠长等特点。
低度饮酒,多而不醉
对于一些二锅头爱好者来说,一直是以高度为主,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消费者人群,更是因为喝低度酒感觉“不过瘾“而选择高度二锅头。随着饮酒人群的变化,更多的消费者都会选择一些中低度的产品,可以多喝一些。“一担粮二锅头”的产品度数分别是较低的42度和38度,而非传统二锅头的高度,度数自然是酒水产品最大的信息传递者。在消费者的固有认知中,低度的酒更不容易“喝醉”,更容易“超常发挥”,这适应了现代人生活节奏较快、应酬频次较高的客观社会环境,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我认为,随着饮酒人群的逐渐变化和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升,60后和70后饮酒的量和数都在逐渐下滑,而作为饮酒“新力军”的80后、90后的年轻消费人群,对高度酒出现排斥心态,因此“一担粮二锅头”敢于突破常规在度数上创新,也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时“一担粮二锅头”在传统白酒的喝法上给予了年轻人特有的创新。在保留“一担粮二锅头”的精髓,重新调配带来“不一样温柔的口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随意调配,可加冰、加茶、加饮料的二锅头,引领消费者进入自制鸡尾酒的时代。无论在口感还是饮用方式层面,“一担粮二锅头”都做了一定的创新,得以满足更多的消费者需求。
图3-11 “一担粮二锅头”低度酒
包装独特,产品突出
在品牌形象层面,李红军认为,一个平庸的思路,一个平庸的产品,肯定是死路一条。李红军还表示目前白酒行业最大的问题不是高端酒之路被堵,而是“营销过度”。因为产品都是同质化的,所以只能把精力和资金都用在营销上,市场就是用钱买出来的。这样,经销商做得越来越累,没有卖点的产品光靠砸投入是不行的。所以,白酒企业必须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用产品自身的差异化卖点去打开市场,但这种创新必须是全面的,单点创新已经不足以打动消费者了。
对于整体形象,我认为别具一格的包装和独树一帜的风格是“一担粮二锅头”被消费者接受的最重要因素。“一担粮二锅头”包装颠覆了传统“普通光瓶纸标”的包装风格,融入更多的时尚色彩,分别吸取了红星8年陈酿和洋河蓝优两款产品的包装优点。无论从瓶体的“肚子”还是“脖子”,看起来比其他光瓶酒产品要“高”,并且富有时尚元素,有些洋酒和红酒的感觉。同时,深褐色的瓶体色彩选择与市面上其他透明瓶形成明显的差异,尤显厚重。再加上“一担粮,二锅头,非常北京,绝对温柔”的产品广告语,让它看起来更有味道。
在产品的深度挖掘层面,“一担粮二锅头”继续以年轻一族和流行用语作为切入点。比如“无语”“坐以待币”“有为青年”“暗号”“正能量”等作为产品的特殊标识,让消费者有“瓶瓶一担粮,瓶瓶不一样”的感觉。
亲民价格,价值感强
“一担粮二锅头”的市场价格为14~18元,牛栏山二锅头的市场价格为12~15元。牛栏山二锅头作为“一担粮二锅头”的核心竞争对手,价格较高,但对消费者来讲,2元的差价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在消费升级的时代,14元的价格已经处于亲民价格带,并且从产品的整体形象来讲,贵几块钱也无所谓。同时,一担粮公司严格管控价格,无论是烟酒店、酒店、电商平台都不允许以过高或者过低价格销售,确保整体市场秩序。
优质招商,赢在合作
“优质招商、辅助市场、做深做透”是我总结的一担粮操作市场的要点。据了解,李红军曾是缔造“黑土地”传奇神话的灵魂人物,在当年中原地带积累了一部分优质经销商,此次一担粮的产品招商,就充分利用了当年“黑土地”经销商的资源。重点市场集中在北京、河北、山东和河南等地,这既是二锅头品类基础较好的传统型市场,又是李红军过去操盘“黑土地”积累的经销商人脉所致。无论在前期招商沟通,还是后续的市场战略决策,相互配合都比较默契。
“一担粮二锅头”是由北京二锅头集团、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一担粮(北京)酒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作为北京二锅头的“家属”,在商家资源层面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尤其在北京的前期铺市,“一担粮二锅头”充分利用了北京二锅头在首都的渠道资源,迅速占领市场。
独特的铺市策略和强大的铺市能力
“一担粮二锅头”的市场操作相比其他产品有所差异,采取的是“先餐饮,后流通”的市场策略,并未将核心放在竞争较大的烟酒店渠道,在琳琅满目的烟酒终端店,消费者很难记住一担粮这个新产品。一担粮开始选取的是竞争相对薄弱的中低端餐饮店,后续进入一些高档餐饮店,目前在许多城市的餐饮渠道都能看到其物料宣传与产品陈列。这一点“一担粮二锅头”做得比较极致,不仅在一些高档的餐饮店,就连一些普通的终端都有覆盖。一担粮市场运作将“以点带面”的市场策略应用到极致,后续一些烟酒店渠道也顺理成章地进店销售。
同时“一担粮二锅头”的营销团队的铺市可用“神速”来形容。
(1)准备足。在铺货之前充分提炼产品的卖点与买点;分析市场环境和同类竞品的销售情况,找到市场突破口;充分分析网络渠道,选择最容易切入和匹配的渠道;设计好利润空间和价格体系;做好铺货计划,选择铺货时间、确定铺货数量。
(2)时间短。铺市的销售人员首先会对本市场的终端进行预估,然后根据终端店的集中区域和非集中区域选择性铺市,先易后难。公司一般要求市场在50天内完成前期的铺货任务。销售人员一般通过三波铺货运动,基本完成匹配终端的80%以上的网点铺货率。第一阶段25天,完成60% 的铺货;第二阶段15天,再完成15%的铺货 ;剩下10天,再完成10%的铺货 ;剩余的15%的铺货,属于钉子户,需要在后期边维护边开发。
(3)速度快。集中优势人力、物力、财力,一鼓作气、兵贵神速的高效、快速地开拓市场,完成铺货目标。为了解决高效铺货问题,一担粮有时候从其他市场抽调人员成立铺货突击队协助铺货。总之,快速地完成铺货是产品上市的先决条件。
(4)执行力强。一担粮的业务团队可谓是军事化团队,一声令下只有完成没有如果,同时充分利用公司的资源和经销商的网络完成铺市。据了解,这也和李红军当年在“黑土地”的领导风格也有相当大的关系。
线上、线下品牌宣传的相互配合
品牌宣传作为品牌打造的“兴奋剂”,一直是一担粮品牌推广的核心。我根据对市场的走访了解,一担粮品牌比较重视线下品牌的推广,尤其是在终端物料和产品线下推广方面,均开展一些亲近消费者的活动,比如一担粮社区行、餐饮店门口品鉴、展会展示、终端物料“大面积”等。同时,一担粮采取的形式均和其他品牌有所差异,尤其在宣传物料的材质、形象和整体效果层面,可以看出一担粮人经过了深思熟虑和市场考究。
高效执行力的营销团队做基石
一担粮的营销大团队大部分人员是当年“黑土地”的销售人员,作为高效执行力团队的典型代表,在一担粮市场各项工作中再次充分体现高效率。重点市场80%以上的酒店陈列、核心终端的醒目终端生动化物料摆放、产品的有序陈列都彰显了一担粮销售人员的工作极致程度。任何成功的背后必定有一群“疯狂”的人,一担粮亦是如此。
一担粮的成功因素还有很多,要从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市场招商、市场策略、团队打造等方面深入研究,单看一担粮产品瓶体上的字体和排版就可以发现它的与众不同。我一直认为一担粮这个产品就像周星驰的电影,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句台词、任何一个动作,周星驰都经过深思熟虑,从而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