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通感觉」的一般意义,我们先注意中村在《共通感觉论》中的一段文字:
common sense(コモン˙センス)[...]拥有社会性常识的意义,也就是说,拥有在一个社会当中每一个人所“共通”(コモン)地拥有的、适当的判断力(センス)的意义,它在今日也主要是在这个意义下被理解的。但是,共通感觉本来是意指穿透且共通(コモン)于各种感觉(センス)并且又将这些感觉予以统合的感觉,一方面贯穿我们人类所谓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同时又将五感统合而作动的综合性的与“全体性感悟力”(センス),这就是「共通感觉」。(强调号“”乃笔者所添加)303(S.7)
中村在这里先陈述出共通感觉最通常的意义:当我们谈到「common sense」(コモン˙センス)的时候,它往往包括着两个意义。首先,它表示一种社会性的「常识」。也就是说,它是内在于一个社会当中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适当的「判断力」或「感觉」(センス)。这种意义下的「共通感觉」或「常识」,其基础在于我们共同的日常经验。由于我们是社会性的存在,必然生存于某种历史、社会与文化的「共同场所」当中,所以常识就表示着在某个时代、社会、文化当中不言而喻的东西、自然而然地就会知道的东西,或者说是一个社会文化当中被视为「理所当然」(わかりきったもの)与「自明」的知识。304常识作为理所当然与自明的知识,也表示了常识可以是一种「准则」,它是生存于一个特定的共同体中不会受到质疑的前提。在这个意义下,不同的共同体拥有不同的常识。常识由于它是自明的,是我们了解的潜在前提,所以我们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严格说来,由于它的无法对象化,我们也无法注意它的存在,它深深地潜藏于日常经验的底部。这等于是说,在我们的日常经验当中,存在着一个无法被我们的分别意识所完全穿透的层面。这种common sense的意义可以上溯到古罗马时代西塞罗,其拉丁文的表示为sensus communis。
相对于此,common sense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它是「共通」于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并且「统合」五感的综合活动。中村说它是一种「全体感悟力」(全体的な感得力),并且是能够「将感觉的全部领域统一地把握的根源性感觉能力」(S.8)。这个意义主要源自于亚里斯多德的koine aisthesis。对于koine aisthesis,中村根据亚里斯多德〈论睡眠〉(De Insomniis)第二章的文字(455a13-23),这样来总结「共通感觉」的意义:
我们人类不仅可以相互比较与识别同种类的感觉,例如可以在视觉相互之间与味觉相互之间比较与识别,也可以在不同种类的感觉之间相互比较与识别,例如在视觉与味觉之间。我们不仅可以感觉地分辨出各种作为视觉上对象的颜色,例如白与黑、红与绿,也可以感觉地分辨出视觉上的白色与味觉上的甜味。这样的识别是透过什么达成的呢?由于感觉地分辨是先于判断之前的事,所以我认为识别应该是透过一种感觉能力而达成的。但是,它作为感觉能力,并不是个别性的东西,不是与视觉或味觉在同一层次上的东西,而是将不同种类的各种感觉总括同一的能力。将感觉的全部领域统一地把握的根源性感觉能力,换句话说,它必须是「共通感觉」(S.8)。
换言之,中村认为亚里士多德观察到这么一个事实:在感觉(或译为「感知」)的层面上,我们不仅可以识别同类的感觉物(例如,白与黑、红与绿),也可以识别不同类的感觉物(例如:白与甜),而这种识别的工作先于思惟而发生在感知层面上,也就是说,在我们与对象之间有感性的接触的时候,一种辨识与分别的活动就已然在作用着。在我们感知到白色与甜味的同时,这个分别就必须存在。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辨识能力属于「感觉」(aisthesis)(或译为「感知」),不属于思惟。因而不同于康德式的以感觉为「纯然受动性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先于判断的「感觉」领域中,就已然存在着「分别」。这样来看的话,我们的「感知」必须包含一种主动性的综合。问题在于这种发生于感性中的主动性综合要如何理解?
在《灵魂论》(De Anima)当中,亚里士多德提到我们的特殊感觉,例如:「视觉」、「听觉」、「嗅觉」等,这些个别的感觉的所对都是特殊性的东西,例如视觉的所对是某个特殊的「白」、听觉的所对是某个特殊的「声音」,各个特殊的感觉都有相应的「特殊感知物」(De Anima, 418a13-17)。相对于这种个别的特殊感知物,亚里士多德还区别开一种「共通感知物」(koina aistheta, common sensible),并且认为这也是发生在我们的感知中的事情。共通感觉的「所对」,例如运动、静止、形状、扩延、数量、统一等。亚里士多德认为「共通感知物」作为共通感觉的「所对」不能透过任何的「特殊的感觉」来把握(De Anima, 425a-425b)。因而共通感觉并不与视觉或味觉处于同一层次,因为它的所对不是「特殊性的」存在,而是「共通性的」,是共通于各种特殊性的感觉的。这样来看的话,共通感觉确实是一种不同于五感的感觉。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认为在五种感官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特殊的感官来把握这些共通感知物(De Anima, 424b-425a)。换言之,他否定了「第六感官」的存在,于是共通感觉的存在与作用应如何说明就成了问题。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共通感觉有两个主要意义,分别源自于亚里士多德与西塞罗。但不论是sensus communis或koine aisthesis这两种共通感觉都无法对象化地来处理,因为它们都是先在于对象的领域,属于让对象为可能的范围。对于共通感觉的这两种意义,中村虽然认为两者之间并无必然的基础关系,但是,如果我们以共通感觉(koine aisthesis)为主并且将常识(sensus communis)视为「内在性的共通感觉的外在化」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共通感觉的各种运作(S.10)。在这里,我们也跟随着中村的思考来看「共通感觉」的问题。
我们知道,共通感觉(koine aisthesis)是将不同种类的感觉总括为一的能力,或者说,是将各种感觉「统一地把握的根源性感觉能力」,并且这样的活动发生在感性。「发生在感性」的意义是说,它是一种内存于五感的感觉,这种感觉感知五感的活动,让五感得以感知、分别各自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它是「根源性的感觉能力」。五感透过它而各自感知、分别其对象,或者说,透过「共通感觉」五感才能感觉到它的「感觉物」(看到苹果的「这个红色」、嗅到玫瑰的「那个香气」)。由于共通感觉「共通」于五感,我们其实也可以说,五感都包含了一种主动性。或者反过来说,我们的五感或感觉是主动性、选择性,并且这种选择性先在于知性,其来源则是在共通感觉。我们的感觉不是纯然受动的,它主动地选择感知的对象,选择什么能进入感知之中,什么不能进入感知之中。
对于共通感觉的问题,中村先从共通感觉的存在问题开始思考。他认为单从日常生活中「隐喻」的使用,就可以说明在我们的感觉之间确实存在着共通的部分。例如,在日文当中,某些味觉的语词常常被挪用到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其中最有名的例子是日文的「甜味」(甘い)这个语词。人们在使用这个语词的时候,远远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跨越到其他特殊的感觉领域,例如关于嗅觉的有「玫瑰甜美的香味」(〈ばらの甘い香〉);刀剑的尖端钝了有「刀尖钝了(刃先が甘い)」(触觉)的说法;关于曼陀林的声音(听觉)有「甜美的音色(甘い音色)」这样的说法。我们虽然知道这些感觉分别属于「不同的」感觉,但能用「共同的」语词来形容,这表示我们同时知道,各种感觉之间存在着某种「共通性」。能同时分别这种「共通性」与「差异性」的,就是共通感觉。
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由共同感觉共通于各个感觉又能够分别各个感觉,我们可以说它是对感觉活动本身的感觉。这样来看的话,共通感觉是在五感的活动中识别五感内容的感觉活动。在这个意义下,它确实如西谷啓治所说,是一种「在感觉中的『活动的活动』的能力」(感覚に于ける「作用の作用」の能力)。305而就经验的层面来看,人的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分别对应到五种感觉(视、听、嗅、味、触)。如果我们说五种感觉的位置在五种感官的「活动」的话,那么共通感觉的位置就在「活动的活动」。它引导并且让我们的眼睛看到颜色、耳朵听到声音、鼻子闻到味道。但是问题在于,要怎么样来了解这么一种活动的活动?
中村首先认同亚里士多德看法,认为共通感觉并不是任何特殊感官的感觉。换言之,人除了眼、耳、鼻、舌、身等五种感官之外,并没有另外一种具有肉身形式的第六感官。共通感觉虽不同于五种感觉,但是,它并不脱离特殊的感觉,而且只能与特殊的感觉一起作动,它就发生在各个特殊的感觉当中,是综合与分别五种感觉的感觉,它的活动并不在五感的活动之外。依中村的说法,它是一种先于感觉对象而给出感觉对象的「全体性感悟力」。笔者认为,这是中村在《共通感觉论》中所特别重视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注意共通感觉作为「全体性感悟力」的这一面。如上所述,由于我们并没有特殊的第六感官,全体性的感悟力也发生于对象性的知觉之前,这等于是说先在于分别意识之前,共通感觉的作用已经发生了。我们不能藉由指出第六感官,或以处理对象的方式来面对共通感觉。这样来看的话,全体的感悟力发生在一种西田所谓「主客未分」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既是「主客未分」,也可以说是「无分别」或「主客合一」,它是在我们的经验当中与「场所」无分别地为一的环节。306其中,「主客合一」代表这样的东西与我们之间并没有距离,或者用中村的话来说,它「太过于近身了」(あまりに身近で)(S.44)。由于太过于近身,所以我们没有辨法对共通感觉「採取距离」,无法「採取距离」,就如同日常经验中的无分别面,我们没有辨法以「客体」的方式来处理它。那麽究竟要如何来理解日常经验的「无分别面」呢?对于这个问题,中村採用了一种「反像的方式」(阴画のかたち)(S.44),也就是说,透过共通感觉的「欠缺(丧失)」来说明共通感觉的存在,在这里,中村进入了精神病理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