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投资模式

【案例】苏河汇“投资+孵化”模式

苏河汇是2012年创立于上海的一家天使投资机构,专注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TMT领域的早期投资。苏河汇采用“投资+孵化”模式,一年两次(3月和9月),每次投资20支创业团队,为每支团队提供50万元的种子投资(换取10%股份)并邀请其参加为期6个月的育成计划。6个月后,会对其中最好的五至十家追加80万元至300万元投资。五年来,苏河汇孵化了500多个项目,投资了其中的150个,有3个已在新三板上市。

随着“双创”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上的项目、投资人都越来越多。苏河汇为在孵企业搭建更大的平台,在自己投资的基础上,开始为在孵企业撰写跟踪报告,定期发送到投资人手中,方便投资人在海量项目中更早关注到有潜质的项目。凭借这一机制,入驻苏河汇的创业项目获得投资的比例高于市场平均,反过来,这也让苏河汇的孵育空间始终很紧俏。

2015年10月,苏河汇率先获得新三板批复,成为国内众创空间第一股,“持股+孵化”模式获得资本市场认可。其后,苏河汇上海新增的100多家众创空间大多数采用“孵化+创投”模式。而苏河汇近两年的年利润均以十倍速度增长,下一步意欲向主板进军。

【案例】创新工场,严谨流程优选种子项目

创新工场(Sinovation Ventures)由李开复博士创办于2009年9月,是一家致力于早期阶段投资,并提供全方位创业培育的投资机构与创业平台,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创新工场通过针对早期创业者需求的资金、商业、技术、市场、人力、法律、培训等提供一揽子服务,帮助早期阶段的创业公司顺利启动和快速成长。同时帮助创业者开创出一批最有市场价值和商业潜力的产品。创新工场的投资方向将立足信息产业最热门领域:移动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

创新工场在遴选项目上对市场、财务、法律、管理等指标评鉴有着规范、严谨的标准和流程,被业内推崇。创新工场的基金来自全球顶尖的投资者,目前共管理三只美元基金和两只人民币基金,总规模超过12亿美金(80亿人民币)。迄今为止,投资超过300个项目,帮助了一批创业公司成功创业。

2016年2月,创新工场成功登陆新三板。2016年9月,创新工场完成了45亿元人民币(6.75亿美元)的融资,在创业核心城市深圳的华南总部正式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