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构建多功能的健康服务模型

基于天津公司“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构建“一种专业支撑、四个服务机制、三方互利共赢”的服务模型(见图5-1),促进职工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

图5-1健康服务模型

(一)“一种专业支撑”,实现资源互通共享

坚持集约高效、共享共赢,提高社会优质资源统筹能力,研究建立跨单位跨地区资源协同机制,发挥资源最大效益,为健康班组建设提供外部资源保障。天津公司积极推进与外部医疗机构的合作,在与社会专业机构合作方面,与天津市营养协会合作,积极开展职工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和职业健康评估,研究跨单位跨地区资源协同机制,开展健康促进行业交流,通过人员互访、论坛交流、培训教育、项目咨询、合作研究等方式为班组职工提供健康方面的指导;在与专业医院机构合作方面,建立与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常态联络机制,协同公司内部资源普及班组职工健康知识,拓展社会医疗资源提供职工健康帮助,从而保障职工的身心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二)“四个服务机制”,共推工作有效进行

1、建立健康状况分析机制,识别职工潜在疾病

开展先进班组职工健康状况监测,密切关注职工健康动态。职工健康服务中心应用大数据技术为检修公司十个“国网先锋号”先进班组提供《健康监测报告》,就甲状腺结节、高尿酸血症及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等十种重要健康指标三年监测情况进行分析(见表5-1)。为有效监测班组职工糖尿病潜在风险,2016年运检专业先进班组职工空腹血糖指标异常人数较多,2017年健康服务中心在职工体检中增设糖耐量试验项目(表5-2)。

表5-1 变电XX班职工健康监测表

表5-2 变电XX班职工糖耐量试验状况

注:本表中糖耐量试验检查6人,其中2人糖耐量异常。

形成班组《职工健康状况分析报告》,有针对性开展职工健康指导。三年来,职工健康服务中心为班组提供职工健康体检124人次,应用大数据技术,系统梳理、统计、分析、评估职工整体健康状况,形成公司2016年度运维检修专业先进班组《职工健康状况分析报告》。报告以81名40岁以上职工的高发疾病为重点分析对象(见表5-3),发现其中6种疾病(脂肪肝、幽门螺旋杆菌阳性、高尿酸血症、颈部退行性变、空腹血糖升高)均与长期户外作业、高脂肪、高热量饮食、运动量少、吸烟、饮酒等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相关,从而提出详实可靠的数据支撑与专业建议,促进组职工健康服务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表5-3运检专业同年龄高发疾病占比

2、建立健康风险防控机制,实施班组“一对一”服务

丰富健康宣教渠道,为班组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咨询服务,实现员工身体和心理宣传教育的有机融合。职工健康服务中心积极拓展网上平台、微信平台、热线咨询功能,为班组职工提供方便的咨询服务。建立丰富的专家库,及时开展专家库的维护与更新,聘请医科大学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健康专家深入检修公司一线班组,就班组职工的“糖尿病早期筛查”结果和健康体检中出现的健康问题,开展健康风险防控讲座,为参检班组职工进行一对一咨询指导和体检报告解读。

图5-2 专家“一对一”健康指导

3、建立健康专项管理机制,落实健康关爱计划

深化落实公司职工健康关爱计划的工作要求,推动职工健康服务中心职工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果双提升。职工健康服务中心建立与天津市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合作联系,开展班组职工“糖尿病早期筛查及风险评估健康促进”项目创新工作。一是利用问卷调查与健康体检两种方式在班组职工中开展糖尿病早期筛查项目,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筛查糖尿病早期人群,为糖尿病早期风险评估做前期准备。二是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健康促进、预防、干预、教育等手段,给予职工全方位指导,树立职工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及运动方式,提高职工对糖尿病早期风险的防范意识,预防糖尿病诱因的发生。三是计算3年后的逆转率及糖尿病的发病率,达到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最大程度的避免糖尿病发生的目的。

4、建立健康宣传教育机制,建设慢病防控体系

以健康服务为导向,开展对班组职工的健康促进、预防、干预、教育等工作,帮助职工树立良好生活习惯,减少疾病的危害,提高生活质量。依托天津市健康管理协会,逐步构建以各单位为实施主体、职工健康服务中心专业支持、职工广泛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探索适合于班组职工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全面开展以健康理念培育、健康知识普及、健康教育传播和专业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健康教育行动。重点针对“高血压防治”、“代谢病防治”、“颈椎病防治”、“睡眠质量改善”健康项目开展专项宣教。编写防治知识63条,通过网上健康服务平台和微信服务平台推送。编印《颈椎病防治手册》、《代谢病防治手册》、《健康评估模型应用》、《高血压防治手册》向职工发放。

图5-3 宣传手册

(三)“三方互利共赢”,共建工作良好局面

职工健康服务体系从“员工、企业、社会”方利益出发,以外部专业资源为支撑,建立四种健康服务机制。基于公司健康管理主要成果及重点工作,围绕内部健康服务体系优化、职工个体身心健康监测、评估、干预、管理等开展建设,实现职工身心健康,促进员工、企业、社会三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