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如果你接收到一份全新的工作,如果没有有经验的人向你分享具备的做法,你觉得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非常明显的结果: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学习经验、汲取教训是案例式教学的显著价值,而且教学过程生动、鲜活,交互效果好。
孔子讲:“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培训师。而旧知识,是由过去的经验组成,至少说明是被验证的,在过去的某个特定的情境下是适用的。未曾经历,不成经验。通过经验学习,可以做到扬长避短,也可以承前启后,当然也可以鼎固革新。
图6-2 基于经验构建知识体系
那么,如何基于经验构建知识体系呢?如图6-2所示,首先要将过去的经验描述出来,可以通过案例的方式呈现,而后将案例的信息按照不同的逻辑进行加工整理,形成逻辑清晰的知识体系,以便广泛应用。当然,也可以通过诗歌、散文的方式呈现,而后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演绎和传承。
知识体系可以是个体的知识体系,也可以是组织的知识体系。无论是个体的知识体系,还是组织的知识体系,我们均可按照知识结构的成熟度,分为良构知识和劣构知识。
比如:你要开展一项全新的工作,如果有向你分享了经验,而这个经验如同良构知识;如果没有人能够向你分享完整的经验,只是一些零星的信息,如同没有结构良好的知识。所以,我们需要建构更多结构良好的知识,帮助更多新人快速胜任,规避风险,减少反复。
劣构知识按照时间逻辑,先与良构知识,我们看看他们形成的过程便一目了然。劣构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情,然后按照自己有限的信息便去做了,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无论怎样做过之后,你便拥有这件事情的经验做法。
假设你将自己的经验形成可以复制的做法,如果下次有人要做与你之前同样的事情,在类似的事情之前便可以先学习一下之前的方法,而后再去做就好了。
劣构知识变成良构知识的过程,我们称之为知识建构,而良构知识在新环境下应用后再完善的过程,我们称之为知识的迭代。知识在不断地建构和迭代中刷新,从而形成最新知识。知识的更新迭代,也带来了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当然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也不断反哺知识体系更迭。如图6-3所示。
图6-3 个人和组织经验萃取方法论
知识不断被建构和迭代过程,也是释放经验价值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回过头来向自己的过去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样的学习是最昂贵的,原因在于这些经验是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也许对你来讲是最廉价的,因为可以学习他人的经验。无论是自己的经验还是他人的经验,无论是个体的还是组织的经验,都是最珍贵的。因为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只有一次,你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让第一次重来。
练一练:如果请你分享一个最佳实践或经验教训,会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本节要点:根据知识的成熟度分为良构知识和劣构知识。良构知识是那些可直接使用的知识,而劣构知识通常需要再加工才可以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