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模式,到底是直营销售好,还是代理经销好,或者是合资经营更合适。从量化的角度,主要是根据投入产出的数据评估来做策略性选择。需要明确的是,量化角度确认的投入产出分析,是纯数字上的策略比较,只能作为渠道选择的衡量指标之一。
从渠道本身的复杂性来说,经销代理制不仅能够分摊直营销售大部分需要支付的显性费用,还能自行消化直营销售的大部分隐性费用(如区域工商、税务、质检等关系的建设费用、下线客户开发的信任成本);不仅减少了区域职业经理人的人员成本费用,同时,还为企业零成本“雇佣”了一个有老板心态的“员工”。人际关系对渠道的发展很重要,是影响渠道量化准确性最重要的因素。
所以说,渠道是“营销4P”当中最不易量化的一个指标,但是,所有人都为渠道量化而努力。我们以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某公司为例,通过量化测算,来确认是否需要在各区域设立分公司和分仓,来看看量化分析对渠道策略选择的影响。
某公司试图测算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区域,在公司的收益上,是继续采用经销商模式有利,还是设立分公司和仓库更有利?
表3-4 两种模式的费用投入情况
|
人员费用 |
仓库费用 |
公司倒扣利润率 |
备注 |
经销商模式 |
20万元×1人+10万元×4人=60万元/年 |
0元 |
30% |
经销商模式中,经销商的渠道利润是10%,由经销商将产品分销给各个零售商。经销商模式,公司需要配备分公司经理1人,费用20万元;业务人员4人,人均费用10万元。 |
分公司模式 |
20万元×1人+10万元×20人+5万元×3人=235万元/年 |
30万元/年 |
40% |
分公司模式中,公司直接供货给各零售商。需要仓库租金30万元/年。公司需要配备人员分公司经理1人,费用20万元;业务人员20人,人均费用10万元;仓管、订单、售后各1人,人均费用5万元。 |
经销商模式的赢利状况:
(1)费用投入:
人员费用60万元/年,仓库费用0元。
(2)利润额:2000万元×30%=600万元
(3)收益:利润额—费用投入=540万元
如果设立分公司和采用分仓模式,盈亏平衡最低收益不得少于经销商模式的赢利状况:
(1)费用投入:
人员费用235万元/年,仓库费用30万元。
(2)利润额:2000万元×40%=800万元
(3)收益:利润额—费用投入=535万元
显然,在销售额只有2000万元的时候,设立分公司和采用分仓模式,总公司的收益状况会下降。那么在销售额达到多少的时候,才适合设立分公司和采用分仓模式呢?
设R1为经销商模式的利润状况,R2为设分公司模式的利润状况,S1为经销商模式的销售额,S2为分公司模式的销售额。即:
R1=S1×30%—60万元
R2=S2×40%—235万元—30万元
当且仅当,R2>R1时,设立分公司和采用分仓模式才有利可图。
S×40%—235万元—30万元>S×30%—60万元
可测算出:当且仅当,年销售额S>2050万元的时候,设立分公司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