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还可与高校建立业务关系,担任他们的学生职业发展顾问,与学生多互动、多了解的同时,也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实践能力的机会。
【案例故事】MBA学生的职业困惑
担任MBA企业导师的身份,让我有了更多了解MBA学生群体的机会。一次,一位上市公司的总经理助理,也是在职MBA找到我,向我咨询职业发展的困惑。
她说自己是三年前从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提拔到目前的总经理助理职位,同时仍分管人力资源部。她在这家公司工作快十年了,感觉目前的职位就是职业“天花板”,已经没有晋升的空间。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每年都是周而复始的内容流程,自己也不知道在人力资源专业领域还需要什么成长,以及怎样带领整个部门一同成长。
结合自己的年龄和工作经历,她为自己MBA毕业后规划了三个方向:第一,在毕业之前考公务员,趁年轻进入体制内工作;第二,与几个不错的伙伴一起创业,做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社群;第三,仍然在上市公司工作,但自己需要突破,要有创新的工作领域与工作内容。
我问她:“为什么会有三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每个方向有什么样的初衷?”
她吞吞吐吐地说:“考公务员是MBA同学的建议;创业的想法是身边几个不错的朋友希望她毕业后一同加入,目前这个项目已经起步;在上市公司继续工作,不过是延续她目前的工作状态,但是,自己目前找不到突破与创新的思路,没有目标。”
我忽然明白了她为什么要考MBA。当工作的憧憬与激情被现实一点一滴吞噬、再无浪花,高校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避风港,让烦恼暂时搁浅,继续葆有远方的希望。
在我看来,她所说的三个方向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人生状态,也是每个人不同的人生价值释放方式。我对她说:“在你决定走哪条路之前,先想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叩问内心三个问题:从事什么工作让自己开心?什么样的生活是自己最想要的?自己毕生追求的人生目标与使命是什么?想清楚了,方向就有了。”
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既能提高招聘企业与合作院校的互动率与曝光率,强化企业雇主品牌影响力,又能帮助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自身能力的积累与历练,成就招聘的“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