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什么是私域:捕羊者说

私域是相对于公域而言的,没有公域也就没有私域。他们代表着两种思维,公域代表着“打猎思维”,私域代表着“养殖思维”。

公域打猎,就相当于你到别人的地盘上去抓羊。既然是别人的地盘,那就会有很多费用。比如说进场就收费,这叫场地费。羊看到你就收费,这叫曝光费;你摸到羊就收费,这叫触达费;你把羊牵走了,这叫成交费。去抓羊的人越来越多,而羊却没有变多、养羊的成本还可能增加,结果就是:卖方拥有定价权,我们获取一只羊的成本就越来越高。

私域养殖,就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养羊,然后去薅羊毛、喝羊奶、吃羊肉。吃羊肉那叫一次性变现。薅羊毛、喝羊奶这叫持续变现。如果羊生了小羊,那就叫裂变。羊不开心,跑了,这就叫留存失败。如果觉得家里的羊不够或者我们希望羊更多,到外面或者别人家去牵羊,这就叫公域引流。

这样讲,不知大家有没有理清什么叫公域、什么叫私域。

私域模式的基本框架就在于公域引流、私域经营。说白点就是到外面去抓羊,然后在自己的地盘上养羊。

那么,私域运营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经营你和羊的关系,目的就是要让他们安心的留在你的地盘上,开心的长膘、长毛、产奶。否则羊是肯定会跑的,因为私域是没有任何物理围栏的,或者说,用户关系是你唯一的围栏。

怎么经营关系呢?首先你要知道它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做到精准的喂养。他不喜欢大豆,你偏偏喂他大豆,他当然抵触。他刚刚吃饱,你再给他喂食,他当然无感。他喜欢安静,你给他天天放音乐,他当然溜走。

这时候,要做什么呢?我们要给每只羊打标签,进行分层运营。这只羊是公的、那只羊是母的,他1岁半、他刚好3岁,它喜欢吃大豆、他喜欢吃玉米,他喜欢安静,他喜欢热闹,他喜欢早上散步,他喜欢晚上溜达,他是慢性子、他是急性子,他是性情中羊、他是工科理科羊,他是三好学生、他是不良青年,他是产奶大户、他是瘦骨嶙峋……等等,因羊而异、千羊千面,这样才能做到精准喂养,开心贡献。

经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这些羊会出现分层。啥也不贡献的只是个数字甚至消耗你粮草的叫流量;给你供羊毛、产羊奶的叫用户;不仅产羊毛产羊奶还生小羊帮你吆喝、做裂变的,叫粉丝;终身许诺、死都跟你的,叫天使;帮你一起管理羊群的零头羊,那就是合伙人了。也就是说,私域经营的不是产品而是用户,不是一次性价值而是终身价值。

做私域运营,就是通过关系的运营,不断的把流量转化为用户,用户转化为粉丝,粉丝转化为天使,天使转化为合伙人。

这样讲,大家是否能更好的理解私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