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力资源的标准化为例。
我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时候,经常问不同企业的门店店长:“你们门店定岗定编的标准是什么?”
很多店长回答:“这个很难说。”
这句话,我听过很多遍,什么叫“难说”,就是没标准。
店长说:“3000平方米和5000平方米的门店不一样,装修也不一样。”
我问:“有没有标准?”
店长说:“没有,这要看各个店长的感觉和行业的平均值。”
所有的门店都要定岗定编,定岗定编细化到什么程度、涉及哪些部门、整个门店的人员占比是多少、场次人员的比例是多少,甚至连管理和非管理层的比例是多少、收银员的比例是多少等,我们在定岗定编时,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这就意味着,只要告诉我4个变量——这家门店的面积、预估销售额、联营的比例、是新店还是老店,我保证在5分钟内全部测算完毕,准确率95%以上。这个标准是从哪里来的?是我们研究了100个零售企业以后,整理完同一个业态的统计数据后得出的结果。
如果有100个新店长,我会把这些标准加到定岗定编手册里,很多事情都标准化了,我们的成功概率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