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素质滞后的8个表现

绩效管理中最难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各级管理者的素质滞后问题,以下具体列出几种典型情况:

(1)理念、观念等思想认识上存在问题——经验主义。这类属于认识上的问题,不懂又不愿意学,这是最可怕的,尤其是一些高层。

2)不愿意变化:如思维及行为惯性,对变革不确定性的担心。有些民营企业里老资格的人不愿意接受变化,越是能力不够,知识不够的人,越不愿意变化。学习能力强的人不怕,年轻人不怕,年纪大的人有资格、有人脉、有功劳,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没有苦劳跟老板还有关系。

(3)短期、个人利益上的考虑。

4)知识、能力上的欠缺。做了绩效考核,那些浑水摸鱼的南郭先生就不开心了。老板一定要明白,绩效考核就是要让南郭先生现形,就是要让南郭先生不开心,但是最怕老板很难识别哪个是真英雄,哪个是假英雄。假英雄会用蒙骗、欺骗、蒙混的方式生存,他会在老板面前表现他多么的专业、多么的努力、多么的忠诚,真正有能力的人不屑于这么表现。

5)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清。管理者不知道通过绩效考核要实现战略落地、铸造文化、解决问题的目的,所以他就没有那么大的动力。

6)不懂得考核指标的作用,不会使用考核指标,不知道发挥指标的作用。管理素质的滞后反映在从董事长、总经理到副总经理各个阶层不懂指标的作用。

7)管理者不会签订绩效合同。

8)期望不切实际。有的管理者不知道怎么签绩效合同,而有的人开始会把绩效管理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对于绩效管理的期望不切实际,一旦发现绩效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又会把绩效管理一棍子打死。

使用“滞后”这个词意味着:现在的素质不够,但是还可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