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恶小而为之

所以下面的句子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这些道理都非常简单,就是让人积善,不要积恶。我们不管从历史的经验上看,还是从现实的经验上看,这都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商纣王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暴君,也是最让人痛恨的暴君,但是他刚刚继位的时候并不是如此啊!据史书上记载,商纣王是“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他很厉害啊,文武双全,非常之聪明,下面的大臣要动什么心思,他可以说是明察秋毫,看得清清楚楚。哪个要想给他进谏一下啊,你刚刚说了前一句,他马上晓得你后面要说啥了,“知足以拒谏”嘛,他把智慧都用来拒绝人家的谏议;“言足以饰非”,他伶俐的口才都用在掩饰自己的错误上了。

纣王刚刚继位的时候,大家觉得他是个全才,很有气象,感觉这样的人物还能够做出一番事业。但是,朝中有一个著名的贤臣叫做箕子,他就发现一个问题。因为商纣王特别喜欢一双象牙筷子,箕子就给商纣王进谏,说象牙筷子虽小,但是你想一下,你如果喜欢用象牙筷子,那么还会不会用土巴碗?还会不会用陶瓷碗?肯定就不会!你必须要用金碗、玉碗才能跟象牙筷子相配。你用金碗、玉碗、象牙筷子,家具也得配套啊,肯定不能用普通胶合板家具,必须要用最珍贵的红木、金丝楠木这些家具;还有你住的房子呢?必须要住富丽华贵的宫殿,宫殿里面得有天下最资格的美女……完啦!就这么一双象牙筷子,逐渐就会变得欲壑难填,最后要收集天下奇珍异宝,都填不满自己的贪欲。商纣王当然不听劝告,结果沿着箕子担心的这条路一路狂奔,搞了臭名昭著的酒池肉林,最后导致历时五百多年的商朝亡国。

所以从历史上来看,确实是“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最后才会造成“何校灭耳”之凶。箕子很了不起啊!就是从一双象牙筷子上,看到了整个商朝的结局。当然箕子也很惨,做亡国之际的忠臣都很惨,他被商纣王迫害,沦为奴隶,直到周武王伐纣,才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