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销售员的主动推荐

这也是一种推广方式。很多情况下,消费者会受到销售员推荐的影响,我们完全可以把更好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通过互动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目的是要让消费者拥有更好的产品,享受到更好的购物体验。

我每天都有刷微博的习惯,也关注了很多电商人的微博,看到又细腻又宏观的长文短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而我看到更多的是对电商认识有误区的文字,其标志性的特征就是“流量”决定论。

我明确反对“流量决定论”“操作技巧决定论(含刷单)”“推广决定论”,我明确提倡“店铺决定论”。

当然,不是说转化率特别高就一定是对的,因为你可能真的把价格拉到了底线,而自身在艰难维持,或者直接就是“战略性亏损”。

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流量要有优势,凭什么?

最无法回答的问题是:没有流量怎么会有转化?

现在有巨量的卖家花了很长时间、投入很多资源却仍然没有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最终得出的结论,或者别人给予的结论都是流量难以获取。这可能仅仅是十分表象的结论。如果能够挖掘出是什么原因导致流量没有优势,这才可能是真正有价值的原因挖掘。

单纯的流量决定论的弊端是简单地把网店生意的核心归结为流量概率问题,把是否获得交易归结为流量的获取数量,而忽视业务本身的三个基本问题:

​ 业务本身对流量的即时转化能力到底有多强?

​ 业务本身对于巩固已成交用户认同的能力到底有多强(这是决定性的)?

​ 业务本身在评价、客单价、转化率、传播性等吸引电商平台系统倾斜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看到第三点,估计很多人要理解成需要有关系才能做好网店,这种理解就是我前面谈到的“阴谋论”。太多人不承认自己的劣势,反倒为自己找台阶,抱怨社会不公是不科学的。你要系统垂青你,得拿出点业务真本事来才行;你的业务如果是脆弱的,怎么做都不会有结果。

很多卖家做得不好,你当然要看到,看到了还不够,总结过得不好的网店有什么共性。很多卖家做得很好,你却未必看得到。看到了还不够,你得挖掘出做得好的网店有什么共性。

所有的推广方式,都必须落脚在产品和店铺本身。如果流量来了,而我们的转化没有达到预期,要检讨是单品转化问题还是全店转化的问题。如果转化的问题相当严重,就必须回到产品结构、电商呈现、客户服务的本原问题上,绝不能凶猛砸钱一条道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