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61%的并购交易没能给并购方创造价值,反而使他们受到了损失。并购方股东一年后的投资回报率平均低于同行25%,如果加上已创造出来的并购增值,收购方股东的整体平均投资回报扔低于同行的4.3%,低于标准500美国股票指数9.2%。
看见如此数据以后,人们不禁开始思考,没有价值增量的并购还应该继续下去吗?究竟如何跨越并购中的交易陷阱呢?有没有办法可以提高并购的成功率和投资回报率呢?若您面对此类问题,那么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在这本《并购指南:为股东创造价值》中您就可以找到解决之法。
本书的作者是来自美国的迈克尔·A.希特、杰弗瑞·S.哈里森及R.杜安·爱尔兰,其三人都是工商管理及金融等专业的学者,并且对于并购问题有多年的深入研究。本书出版于2001年,那时他们就意识到并购已经是大势所趋,为了让更多的从业者能够更加顺利地参与并购事业,并提高并购交易的成功率,其三人编写了此书,并在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就连达特茅斯学院的教授席尼·芬克斯坦都评论说:“这是一本通过对并购价值调查将实践与学术合而为一的优秀书籍。”
本书主要分为12个章节,作者按照并购交易的一般流程展开叙述,从并购现状的分析开始进行介绍,从带领读者一起“进行”尽职调查,到一起“寻找”合适的目标公司,再到一起“整合”并购后的双方资源,犹如一位并购导师一步步地带领读者,逐渐深入地去探寻和了解并购交易的真谛。并且本书中含有大量丰富的案例,与专业知识交叉进行讲解,通篇语言通俗易懂,娓娓道来,尽管是复杂的专业知识,读者阅读起来也丝毫不会觉得吃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本书开篇就以并购世界为第一章,可见作者的全局意识异常明显。许多专业书籍的内容仅拘泥于专业技巧的掌控,很少用全局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但本书的作者们却恰恰相反。并购早前主要流行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而今日并购浪潮早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世界。可见对于21世纪的商业世界的商人们而言,谁能抢得并购先机,谁就能获得最大的利益。作者通过本书出版之前15年的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并购案例出发进行分析,旨在证明并购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及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企业扩张的绝佳选择之一。当然,作者也并没有盲目乐观,其依然不留情面地指出了大部分的并购都是以失败告终这一事实。
“以史为鉴,可以正衣冠。”这句话对于今日的并购事业也同样适用。作者在本书的第07章也如是强调,作者从通用电气的案例入手,来告诉如今的并购从业者们,只有从前人失败的经验中吸取教训,才能让自己发展得更好。并购是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活动,谁也无法准确地预测出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若能从他人的经验里得到警醒,也能让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中少走弯路。作者深刻认识到从失败中学习的真谛,并将这种理念毫无保留地告诉读者,可以说是用心良苦。在本书出版之时,几乎没有书籍对于经验提起重视,本书可谓是开创了“经验学习”的先河。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德与逐利行为从来都不是一对反义词,追逐利益是商人们的天性,但是其逐利程度却要有一个衡量标准。每一交易参与方的交易目标和参与动因不同,其利益诉求也自然不一致。但是,我们在面对这种利益冲突之时,应该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应对,而不是不择手段地去只维护自身的利益。作者认为,道德是一种相互对待的态度。不随意牺牲他方利益,自己才能要求对方平等地对待,整个交易才能公平有序地发展下去。这一道理直至今日也很少有书籍和学者提及,想必这也是本书广为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
当然,在关于尽职调查、目标公司的选择及并购整合等其他方面的知识与技巧,本书也有非常详细和实用的介绍,
总体而言,本书逻辑清晰,体例完整,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案例与资料,秉持着“从实务中来,到实务中去”的精神,实操性极强。作者竭尽全力地给读者打造了一本全面的、客观的、翔实的、可操作性强的并购指南性丛书。
诚然,尽管本书的出版时间较早,但其中的道理对于今日的并购活动而言依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如果您是从事并购的专业人员,又或是想要通过并购方式为您公司增值的企业家的话,那么不妨翻开此书,相信您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