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所有人都爱听表扬,但,所有人都忍不住批评别人?

尽管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都一再向人们证实:表扬是比批评更加有效的激励手段。但实际生活中,不管是企业管理、家庭教育、政府管理,批评比表扬都要多的多。更严重的是,表扬是假表扬,批评是真批评,尤其恶劣的是,先表扬你几句,是为了接下来要批评你。

老苗曾观察过一个自我标榜喜欢“正激励”、排斥“负激励”的老板,发现他对员工发自真心的表扬几乎没有,即使是言不由衷的表扬,也远不如批评用的多。但看得出,他已经很努力的尽量采用“正激励”了。

表扬人真的那么难吗?老苗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真的很难,因为我们都很容易掉入一个“样本偏差陷阱”。

同样在管理中,领导者也喜欢对表现好于日常的员工进行表扬,对差于日常表现的进行批评。其结果跟管孩子一样,批评过后,表现变“好”了,表扬过后,表现反而“退步”了。

人们总是习惯于对极端状况进行激励,而不是日常状况。这就导致了“样本偏差”,从而形成了错误的个人经验。

无论多么伟大光荣正确的理论,在个人经验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所以,大家会纷纷掉入“样本偏差陷阱”。

最后的结果是,领导喜欢批评,家长喜欢批评,老师喜欢批评,好朋友之间也喜欢批评。

对于“表扬”和“批评”的“样本偏差陷阱”,我们可以这样跳出。

1.​ 相信科学而不是有偏差的个人经验,要坚定的相信表扬是比批评更有效的激励手段,我们的个人经验是因为“样本偏差陷阱”。

2.​ 采用激励措施要贯穿在日常行为中,而不是出现极端状况时候,也就是说在他“90分”的时候也要采用激励。

3.​ 表扬和批评都针对行为而不是针对结果,好的行为即使没有导致好的结果也要表扬,坏的行为即使有好的结果也要批评。

4.​ 批评要慎用,要“言之在先”,双方形成“契约”,“勿谓言之不预”。

这样的“样本偏差陷阱”可能并不会造成太严重后果,但接下来的就大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