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并购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为何协同效应总是无法形成?是不是并购策略或者战略管理层面出现问题?难道没有改变此种现状的良方吗?幸运的是,经过不懈的探索与努力之后,终于寻得了解决之法,而这本《协同效应价值与战略管理:并购内幕》也由此诞生。
本书的作者是斯特凡诺·加尔泽拉、拉法埃莱·菲奥伦蒂诺。二人都是意大利那不勒斯帕斯诺普大学的教授,对于管理学及商业估值的知识研究都非常深入。
我们通常认为并购协同效应即合并后的企业的总产出或总收益大于合并前各自的产出或收益,或者并购后在成本方面比原来两家企业独立存在时的成本降低,从而达到1+1>2或者﹣1-1>﹣2的效果。过往的理论往往过于强调协同效应的重要性,但是作者的观点与之相悖。他们认为,虽然达到协同效应是影响企业并购决策的动因之一,但是若管理人员及行政人员可以开发出有效的管理战略来避免,那么一样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从而打破协同效应的“神话”。若要更加深入地探究战略管理给企业增值带来的巨大价值,首先就应该先分析战略管理、企业增长战略及并购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分别从主要的协同效应估值模型、协同效应评估中的战略因素分析及协同评估过程的框架三个方面来讨论协同效应,并在本书的第三章分析了协同效应可能产生的过高溢价、无法完全整合及轻视对手3个陷阱,以帮助读者正确认识协同效应这一目标,并能够及时发现其所带来的潜在不利影响,以便在日后的实务中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那么,战略管理可以为公司带来什么呢?协同效应与并购交易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本书的作者认为,现行的协同效应理论在很多时候都解释得过于简单,大部分的书籍仅把其解释为并购原因之一,事实上,协同意味着风险,既是交易价值的来源,同时也是交易失败的根源。其往往包含许多方面的因素,如财务、审计、税务等,协同也贯穿于并购的各个方面,其中以在尽职调查和并购整合中的表现最为明显。若要维持与达到协同,公司则需要通过正确的管理与执行来维持公司与所有外部交易方平衡关系,从而达到趋于稳定的经济与社交结构。若想要发现并购的真正价值,只有进行协同内部评估,从最相关的估值模型和影响协同效应的战略因素两方面入手,分析协同效应评估对于增加并购成功率的作用。
当然,作为企业而言,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实现资产整体的增值,可是,如何让协同效应所造成的陷阱变身成为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价值呢?相对的,在本书的第4章针对这个问题作者对应前面所说的3个陷阱提出了解决方案。以第一个陷阱过高的价格为例,经营者不可以被高溢价所迷惑,此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将真正的协同作用与陷阱区分开来。与此同时,对于并购原因重新进行分析,对于外在协同因素要进行谨慎考虑,确保协同效应与战略管理能够始终与交易相匹配,并且要充分发挥收购经历所带来的经验,不要被一直的高价冲昏头脑而掉进了协同效应的陷阱之中。全书在叙述过程中还运用了大量的表格及图像来辅助读者理解阅读,可谓是细心周到。
以上几点,仅作为对于本书主要内容及特点的简要概括,并不能代表本书的所有优点。诚然,在本书出版之时,大部分的行业内人士都尚未发现协同效应、战略管理及并购交易之间的真正关系,并且学界也尚未有一本此类指南性书籍来帮助大家找到突破问题的“黑匣子”。作者通过自身丰富的经验及不懈的努力,终于写成此书,为广大读者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但略有不足的是,本书案例部分篇幅较少,若能在末尾处附上一些经典案例,或者是在文中适当增加一些案例篇幅与主文穿插叙述,一定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