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对问题
管控战略、管控组织的根本目的是谋求利润的持续增长;
企业利润难以持续增长,战略规划、组织职能管理都没有意义;
利润难以持续将引发企业经营管理一系列严重问题。
表14-1问题与现象
问题 | 现象 |
企业命运随波逐流 | 赚多赚少心里没底 |
组织发展信心不足 | 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样 |
薪酬、奖金、福利不可控 | 个人、团队缺乏奋斗目标 |
(1)企业命运随波逐流
企业每年营收额多少、利润多少不敢肯定;
市场环境好可能增长、市场环境差可能萎缩;
企业的命运取决于外部因素,只能祈祷老天保佑了。
(2)组织发展信心不足
战略规划年年做,企业发展年年看不到进展;
经营管理目标年年定,年年难以实现目标;
企业的明天是否美好、企业能够走多远,谁都没信心。
(3)薪酬、奖金、福利不可控
薪酬能否上调、奖金能否增加、福利能否更好;
如何才能争取加薪、获取更多奖金、改善福利待遇,没有努力目标;
该做什么做什么,要么离开,要么混日子成为普遍工作心态。
2.依据发展规划分解利润目标
三年发展规划是利润目标设定的根本依据;
根据内外现实环境状况合理调整利润目标;
确保战略规划目标的达成,同时兼顾环境影响因素。
3.依据利润目标分解利润责任
利润=营收-成本费用
确定营收责任目标、分解成本费用目标;
以财务预算为核心配套经营管理计划。
4.依据利润责任设定绩效指标
整体利润目标、部门业绩目标、岗位业绩指标形成数据链;
薪酬、奖金、福利与业绩目标直接挂钩;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管理机制。
5.编制经营计划目标管理制度
编制经营计划目标管理制度规范目标管控行为;
如何设定目标、如何管控目标、如何分享利益;
如何调薪酬、发奖金、增福利人人皆知原则与规定。
管理好战略规划、调整好组织职能是利润管控的基础;
严谨设定利润目标、分解成本费用责任、设定绩效指标是利润管控的关键。
表14-2利润目标管控方法
内容 | 措施 |
依据发展规划分解利润目标 | 合理设定利润目标 |
依据利润目标分解利润责任 | 严谨分解利润目标 |
依据利润责任设定绩效指标 | 严格管控利润业绩指标 |
编制经营计划目标管理制度 | 规范组利润目标管理工作 |
6.高管经营会讨论重点
(1)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目标是否可控性强?
(2)利润状态是否随市场环境起伏?
(3)年度经营管理目标达成率是否高?
(4)利润目标责任是否分解到部门、团队、岗位?
(5)薪酬、奖金、福利增减原则与规定是否人人皆知?
方法:目标与计划管控目的、办法、内容
1.管控目的
(1)细化战略规划与组织价值施工图
战略宏图不能立即实现,发展规划需要逐步推进;
价值目标、能力要求,核心竞争力培育形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经营目标与计划管控的首要目的,是搭建从现实通往规划目标彼岸的桥梁。
管控不好经营计划,战略规划、组织设置再完善,也没有现实价值。
企业经营管理混乱无序,首先乱于计划管控。
(2)价值与能力行动目标的具体化
社会、市场、客户价值创造力、专业能力、工作能力等不可把握。
价值和能力必须目标化、数据化、指标化才能进行管理管控;
目标化、数据化、指标化必须通过经营计划实现。
纳多少税、招多少人、做多少公益;
实现多少营收收入、提升多少市场占有率与覆盖率;
开发多少客户、为客户提供多少服务、解决客户的什么问题;
利润增长多少、成本下降多少、效益提升多少等;
这才是企业经营计划管控的核心与关键。
(3)明确运营管控与评估依据。
通过下达工作指令来协调管理则必然繁忙、低效、混乱;
通过经营计划管控,为组织、职能、模块与岗位设置工作目标,才能解决管理依据、行为协调、组织高效运行问题。
每个人盯着目标工作,何须朝三暮四的工作指令与无休止的沟通协调。
给谁加薪、让谁降薪,发多少奖金?
只有让数据与指标来判断与决定,才能够达到相对公平的状态。
经营计划必须解决价值创造、能力发挥与薪酬、奖金分配发放的依据问题。
经营计划是战略规划、组织价值、能力、效率、精神管控的核心要素。
2.管控办法
年度经营计划编制执行,包括目标设定与计划编制两方面。
目标设定至关重要。过高则无望达成不利于提升士气,过低则缺乏挑战性也不利于激励士气。经营目标合理性是目标设置管控的关键。
战略定位、发展规划目标的分解细化,是经营目标的主要依据。
经营环境变化太快,规划分解出来的经营目标不一定合理;
经营目标的设定,还必须考虑现实资源与环境状况因素。
利润、成本、效益目标设定后,必须配套相关经营管理工作计划。
包括整体、部门、模块等不同层面,年度、季度、月度、周、日等不同阶段。
利润、成本、效益目标必须分解至营销、制造、服务、运营不同部门,细化到专业模块与岗位;制订配套工作计划,形成财务预算、市场营销计划、产品制造计划、人力资源计划、采购供应计划、项目拓展和投资计划等计划系统。
3.管控内容
(1)价值与能力及活力管控
战略价值定位、能力发展规划、组织驱动力要求,是经营计划的指南。
经营计划偏离价值、能力、活力发展要求,即使目标高远、计划完善,甚至取得了高额利润,对企业而言都是灾难。企业在不顾一切追求短期利益的模式中,必然步入衰退甚至消亡。
年度经营目标与计划必须保持与组织机制、发展规划、战略定位的一致性。
注重利润、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长远生存发展要求。
(2)利润与成本及效益管控
经营目标与计划管控的核心内容是利润、成本、效益。
缺少具体利润、成本、效益目标数据与业绩指标的经营计划形同虚设。
没有利润、成本、效益贡献的工作,对企业而言都是无效的工作。
(3)组织与部门及岗位管控
利润、成本、效益目标,必须分解至各部门、模块甚至岗位。
目标实现责任大家承担是大锅饭模式,无法形成分田到户的内部竞争。
经营目标实现了,利益分配也容易出现纠纷。
经营目标没有实现,也容易相互扯皮、推卸责任。
利润、成本、效益分解为模块岗位业绩指标,经营计划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将经营目标设定、配套计划制订,价值、能力、活力,利润、成本、效益,组织、部门、岗位要素,全部纳入经营目标与计划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真正达到经营为管理定位,管理为经营服务的良性运营状态。
工具1:《目标与计划管理规定》模板
1.目的
(1)依据公司三年发展规划,设定年度经营管理工作目标,制订配套工作计划,提升经营管理的统一性、协调性,促进工作效率的持续提升。
(2)保障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的有序推进与有效实施,明确公司整体及各部门、各模块工作目标、业绩指标、重点工作任务。
(3)为公司责权、利益、文化机制运行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价值与能力绩效依据。
2.适用范围
(1)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所有业务领域、所有岗位。
(2)年度目标与计划相关目标与指标,与公司、部门、岗位的绩效考核、薪酬升降、奖励与处罚、激励与鞭策挂钩。
3.机构与责任
(1)运营管理部门负责整体年度经营目标的设定及配套计划编制管理,以及组织建设、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等本专业职能模块的目标与计划编制。同时,负责公司整体目标与计划实施推进的管控、监督、考核。
(2)市场营销部门负责业务目标的设定(含营业收入、资金回笼、业务渠道与网点及队伍建设等),同时编制配套的实施推进计划。
(3)财务部门负责利润目标的设定(含利润、成本与费用等),以及配套的资金、资产管控预算计划。
(4)其他职能业务模块根据公司的要求,设定专业职能目标(技术、产品、物流等),以及配套的实施推进计划。
(5)总经理负责对年度经营管理目标与计划进行评估审核。
(6)董事长负责年度经营管理目标与计划的终审与批准。
4.工作内容
(1)经营管理目标与计划
①根据公司三年发展规划、现实经营管理要求,确定年度经营管理目标。
②主要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收入、利润、成本费用、组织效率、人才建设、技术提升、品牌价值、服务能力等。
③根据公司确定的经营目标,横向分解编制职能与模块配套实施计划,纵向分解编制月度推进管理计划。
④月度计划完成情况主要与执行层岗位月度业绩挂钩,年度计划完成情况主要与管理层岗位年度绩效挂钩。
(2)部门或模块目标与计划
①各部门或模块根据公司设定的总目标,分解自己的专业或模块业务目标。同时,依据公司三年发展规划对本部门或模块的价值与能力要求,设定自己的年度工作目标。
②部门与模块根据确定的工作目标,编制相应的工作推进计划。
③计划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完成时间、验收标准、责任人、责任团队。
④部门或模块年度目标与计划,是部门或模块全年的工作目标与任务;部门或模块目标与计划的分解必须进一步细化到岗位。
⑤部门或模块年目标与计划的管控人为相应部门或模块管理者。
(3)目标与计划管理
①运营管理部门为公司年度、月度目标计划的管理部门。
②运营部门负责公司层面和一级部门的两级工作计划管理。
③部门或模块下属机构或岗位的工作计划,由部门负责人自行负责管理考核。运营管理部门有权抽查监督管理状况。
④公司和一级部门年度目标与计划审批后,原则上不允许中途变更。确因不可控因素导致计划达成差异太大,由部门提出变更申请,运营部门审核、总经理复核、董事长审批后变更。
⑤公司与部门月度计划原则上不允许变更,确实需要变更则由部门提出申请、运营管理部门审核、分管领导复核、总经理审批后实施变更。
⑥目标与计划管理工作是公司运营管理的关键,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
5.工作流程
(1)年度目标与计划编制遵循由下至上、由上至下双向交流原则。
(2)每年末运营管理部门下发年度目标与计划编制建议征求书,各部门按要求提出年度目标与计划设定建议。
(3)运营管理部门根据三年发展规划,以及决策层意见和各部门建议,设定年度经营管理目标,编制配套实施管理计划。
(4)公司年度经营管理目标与计划经总经理审核、董事长审批后下发。
(5)各部门根据公司年度目标与计划,分解编制部门或模块年度目标与计划,由运营管理部门收集整理初审、总经理复审、董事长审批后下发执行。
(6)各部门月度计划每月底之前提交运营管理部门。运营管理审核后与公司月度计划一并提交总经理审批,并在月度经营工作例会上下发执行。
6.附则
(1)年度经营管理目标与计划为本管理规定的必备附件。
(2)本管理规定的最终解释权归运营管理部门。
(3)本办法自董事长签发之日起施行。
工具2:《年度经营管理目标与计划》模板
1.三年发展规划目标
市场目标:××××××××××,营收增长20亿;
产品目标:××××××××××,产值增加8亿;
客户目标:××××××××××,新增200家;
服务目标:××××××××××,推广普及3项服务;
竞争力目标:行业排名进入50强;
组织发展目标:规模400人、市场营销、产品研发制造、组织运营管理、资产财务管理人才团队完整。
能力培养目标:
营销具备政策解读、新客户开发、新模式拓展能力;
技术研发具备产品引进、合作开发能力;
产品制造具备满足市场营销的产能、质量要求;
财务具备市场、研发、制造所需资金的供应保障能力。
2.年度总目标
(1)财务指标
营收总额:10亿元;利润总额:2000万元;成本费用:18000万元
——附成本费用分解预算表。
(2)业务指标
销售总额:10亿元——附销售任务指标分配表。
(3)能力指标
组织规模:275人——附增岗、补岗统计一览表。
人才要求:15人——附核心岗位人员配置一览表。
技术要求:3项——附技术更新提升任务一览表。
产品需求:产值5亿元——附产品、产量计划表。
服务要求:客户投诉不超过4起,员工满意度提升5%。
资金需求:资金周转需求计划一览表。
品牌要求:品牌建设任务——品牌活动任务安排一览表。
3.配套实施计划
(1)市场业务计划(核心指标:销售额、客户投诉、利润与费用);
(2)财务概算计划(核心指标:营收额、成本与费用、利润率);
(3)人力与人才配置计划(核心指标:成本效益、员工满意度);
(4)产品与服务年度计划(核心指标:产量、效益、营销满意度);
(5)技术研发年度计划(核心指标:计划达成率、价值贡献);
(6)品牌文化建设年度计划(核心指标:计划达成率、价值贡献)。
4.业绩考核措施
(1)年度经营管理目标完成情况与管理、技术、操作中层以上岗位绩效薪酬挂钩(具体岗位及挂钩比例详见薪酬管理制度);
(2)董事长、总经理的绩效薪酬与公司年度经营管理目标达成情况直接挂钩;
(3)分管领导的绩效薪酬与公司及分管部门年度目标达成情况双重挂钩;
(4)各职能负责人绩效薪酬与公司及本部门年度目标达成情况双重挂钩;
(5)其他与公司年度经营管理目标挂钩的岗位人员的绩效薪酬,与公司、部门、岗位目标达成情况三层挂钩。
5.奖罚标准(通用)
(1)利润考核评价(企业总体考核评价)
①利润低于上年度60%以下,取消绩效薪酬;薪酬降级人数不低于10%。
②利润达到上年度60%以上(含60%)绩效薪酬按比例发放;薪酬降级人数按比例缩减。
③利润达到上年度100%以上(不含100%),计发特别绩效奖励;薪酬降级人数不超过2%。
④利润超过上年度10%以上,给予5%人员薪酬晋升奖励;在此基础上每上升2%薪酬晋升人员增加1%,以此类推。
⑤利润增量部分的30%作为绩效奖励总额,其中70%用于奖金发放、30%用于薪酬晋升奖励。
⑦利润贡献值按市场40%、产品30%、服务30%划分,同时考虑部门模块的成本费用效益贡献状况设置比例。
(2)成本费用考核评价(部门模块考核评价)
①部门模块成本费用效益低于上年度水平,承担亏损总额30%的处罚金额。
②部门模块成本费用效益与上年度持平则不实行奖罚。
③部门模块成本费用效益高于上年度水平,给予增收总额30%奖励。
④部门成本费用效益评价考核实行末位处罚原则。
(3)岗位效益考核评价(模块岗位考核评价)
①成本费用效益评价考核结果,能归属岗位的则奖罚个人;不能归属个人岗位的则奖罚模块;无法归属模块的则奖罚部门;无法归属部门的则计入公司整体奖罚。
②模块与岗位价值、能力效益指标,同样实行30%比例的奖罚措施。
③岗位效益评价考核实行末位降级处罚原则。
④利润总额达到上年度水平,则降级比例不高于2%。
年度经营目标计划评价考核,实行奖与罚双线实施原则。不抹杀每个人的价值贡献与能力发挥,也不包容任何人的工作过失与职责履行不力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