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产品、店铺、服务打造成为一个消费者愿意彰显其身份的标志,也就意味着与其建立了强有力的情感纽带。
例如,娇韵诗会让其用户感到自我身份的矜贵和特别,因而成为持续购买的忠诚粉丝。
全球最精致手制巧克力的创制者歌帝梵(Godiva),其命名即源自传说中美丽善良的伯爵夫人Godiva,一开始即给自己打上高端定位的标签。自1968年起,歌帝梵成为比利时皇室御用的巧克力品牌,被称巧克力中的“劳斯莱斯”,因而成为高端社会阶层的一个标签。其品质定位也高度契合这一群体的需求:保持持久新鲜,选用高档可可豆和牛油等精选的优质材料,味道一般不会太甜,并且富有独特的质感和天然味道。因此,其味道并非平价巧克力所能比,因为平价巧克力一般会加入人造香料和防腐剂,务求延长产品寿命。
基于身份识别效应的忠诚度,在社会精英群体中的效果更为突出。想象一下俱乐部和聚会的“门卫的印象”——唯有真正的粉丝才能获其允许。被拒绝的人越多,被选择的客人就越感到有特权。
要强化因此而建立的情感连接,你应缩小市场范围,将对象更多地设定为中高消费能力的人群,并围绕她们来打造产品和服务。
数码自我 人们逐渐分理出三种自我形象,展示在整个物质世界前的公众自我、个人自我(当你独自一人时的状态)及数码自我。而数码自我者在传播范围上远远大于前两者。如果你长期上线,则会有更多人了解,或者自认为了解你的数码自我,并将这样的形象等同于你的真我。实际上,你在人们脑海中的形象很可能非常生动具体。 两位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在为小说读者做头部断层扫描时发现,当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相关内容时,被试者会像遭遇真实经历一样激活同样的大难区域,创造出包括影响、声音、动作、味道在内的高密度心理模拟图像。 数码自我不断成长并延展其社交关系,因此很多社交网站主要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让人们结交好友。最先出现的一个广受欢迎的网站就叫做Friendster。在自恋式的虚拟文化中,我们“好友”网络的组成已成为关键的身份标志。它是社会地位的晴雨表,既让我们实现自尊,也赋予我们社会地位,还能衡量我们的社会资本。它允许我们带着更多的自信在网络世界中展现自我,特别是当我们拥有大量的“好友”时,如微博等各种社交平台上盛行的“僵尸粉”,便是为了满足数码自我广受欢迎的需求而营造的假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