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零售是“真风口”

超级物种、盒马鲜生、缤果盒子、果小美、猩便利……新零售沸腾了一年,也有无数产品在各个城市纷纷落地,进入了大众的生活。业内人士预测,2018年,新零售大战只会愈演愈烈,巨头之间会进一步激烈厮杀,同时强控型连锁便利店或新型零售终端将会成为新型有效的消费者入口,“全渠道”或将逐渐取代“电商”,成为“新零售”落地的重要途径。

那么,汹涌而来的新零售,会不会是“昙花一现”的“伪风口”呢?

新零售并不是一个伪需求,新零售越来越热是必然的,一方面,因为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差异、越来越追求极致体验,并愿意付出溢价。另一方面,它是中国传统零售业态因过去粗放经营扩张并且持续受到电商冲击导致业绩持续下滑所面临的必然转型升级。

实体零售围绕新零售概念展开创新实践,“超市+餐饮”和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是其中创新的主要两个方向。同时,新型零售终端的出现也会为线下零售业态带来了无限想象空间,既为消费者创造新体验,也为品牌商建立了数据化的流量入口。所以,围绕新零售,无论对传统零售业还是初创公司,都有许多商业机会。

新零售最终是个效率的问题,AI会是的新零售的核心能力。结合了AI,大数据等技术的新的物联网技术,将推动新零售渗透到更多的生活场景,线上线下会更有机地相结合。消费将会变得更加及时,更加方便,会使得零售行业带来格局的变化,但新零售不会单独存在,它会融合到零售的大网络里,而零售仍然是需要精细运作的累活苦活。

1.新零售如何进化而来

小米是一个最生动的案例。小米在2014达到一个销售高峰,之后开始进入调整阶段。也就是在这一年,阿里巴巴投资了苏宁,这是个重要的商业信号。想一想,一家电商巨头忽然有一天投了线下,肯定是电商出了问题嘛,否则它干吗投线下?这个世界天塌了永远砸到个儿高的,它先感受到压力。小米被当时的电商高歌猛进蒙蔽了,没有捕捉到这个信号。到了2015年,压力来了。在过去的两年中,小米销售相对低迷,因为渠道弱了,小米忽视了线下。所以小米2016年开始狂扑线下,全国布局线下“小米之家”。

2017年,小米之家已经开到了两百余家,坪效超过蒂夫尼,仅次苹果居于世界第二,成为新零售的代表之一。判断线下效率有一个指标,叫作坪效。就是一平方米能卖多少东西。小米做线下之前,世界第一名的坪效是苹果,一平方米一年做四十万人民币的生意,第二名叫蒂夫尼,一平方米能卖20万元。在小米之前,达到这样坪效的,要不就是暴利的科技产品,要不就是真金白银。小米坪效是多少?每平方米27万元。

2.得实体店者得天下

不管未来电商如何发展,实体店还是消费者最喜欢的。有数据显示,对于最有购买意愿的90后、95后,他们90%以上的消费是在实体店完成的。他们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每天都在网上下订单,他们热爱社交,他们呼朋唤友,到了周末他们要去购物中心,要去KTV,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我们再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把地球上的实体店都关掉,谁第一个会疯掉?对,女人!女性朋友们开心的时候会去逛街,不开心的时候更要去逛街。实体店是我们人类情感宣泄或情感连接的一个最重要场景。

星巴克从一个2.5亿市值的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个900亿美元的公司,原因之一就是星巴克打造了一个第三空间,在家或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如今,他们又在互联网上打造一个第四空间,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实体店建立更好的消费场景。

3.电商的三大软肋

(1)消费者体验并不好。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消费者放在第一。然而,很多商品品类,消费者通过电商购买的体验并不好。比如生鲜,到今天还是很难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比如服装,由于没有“试穿”这么一个重要的体验过程,导致线上服装的退货率在20%-25%,而传统的服装门店,退货率往往只有1%甚至更低;比如家居建材产品,很难在线上完成产品的完整体验,到线下的到店体验是消费者的刚需,线上无法取代。

(2)获客成本水涨船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争夺用户和流量,网络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当年淘宝刚起家时,每获取一个活跃交易用户的平均成本是2~3元,而现在很少低于100元。对于定制行业,一个电商的获客成本现在更是高达2000元以上。今天,很多电商的平均获客成本大约占营业收入的10%,而传统零售的房租也能够控制在10%以内。从这个角度说,电商的零店铺成本优势基本上已经没有了。

(3)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传统零售的物流是B2B,从门店到消费者家里,基本都是自提。但电商就一定要实现B2C的物流,平均成本自然高出一大截,并且这是一个刚性成本,无法压缩。现在人工、车辆、仓库的成本在不断上升,导致电商的平均物流成本也要占将近营业额的10%。

电商的三个软肋摆在那儿,但传统零售也有硬伤。第一,房租成本,租金在不断上升;第二人工成本在不断上升;第三,一个传统零售门店能做多少营业额,是受覆盖商圈的人数、经营时长、店内陈列商品数这三个条件严格限制的。

正因为电商与传统零售都有各自的局限,新零售才会应运而生。

4.AI人工智能技术催生新零售

每一次社会的进步变革,其底层逻辑都是由技术驱动的。有了蒸汽机,才有工业革命;有了电气,才有流水线;有了电脑,才有了信息革命;有了移动互联网,才有了今天的移动互联的社会进步。AI(人工智能)正是继蒸汽机、电气、互联网之后第四个能改变人类命运的技术,是为每一个产业特别是零售赋能的基础设施。

零售行业是对技术触觉最为灵敏的行业之一,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做出快速反应。从采用POS机、条形码、嵌入RFID等技术到电商热、O2O模式重构,再到如今AI助力的“新零售”,零售行业一直善于将新技术运用于各类需求中。不过,无论零售业的概念如何改变,都离不开其实质,即让商家以更低成本获取更多需求信息,更精确分析需求信息,更快反应需求信息,从而降低时间和成本,提高效率;让顾客消费需求更精准地被满足,买到性价比最高的东西,降低犯错可能。AI也只有从零售行业本质入手,解决行业痛点,才能实现整个业态的变革。AI能够赋予新零售精准的力量,从一个everything store进入到everyone store,为每一个活生生的消费者定制一个商店。

AI首先在高频的消费场景(服装、手机、餐饮等快消品)得以快速普及应用。之后,AI会逐步渗透到低频行业,如家居建材行业。以三维家为代表的软件企业,用一张场景效果图链接人、货、场,重构整个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提高运营效率。家居新零售下的人、货、场,以“人”为本,利用三维家设计+、场景+、生产+及大数据等技术,将过去的“货架”变“场景”,将过去的“陈列”变“体验”,让消费场景无处不在,让消费互动更走心,让顾客所见即所得。

门店利用三维家AI智能设计软件,打开场景化的窗口,打造云端的“整装场景”,让顾客随时随地在线逛卖场、看样板间、自助选择家具产品颜色、款式,下单到工厂生产。基于三维家云端数据库信息互联,家具模型具备“身份认证”的属性,从设计到生产,始终保持一致的产品数据,工厂利用三维家智造软件将定制化家具准确无误生产出来给到顾客,做到效果即结果、模型即产品,实现“场-人-货”的三维互通。未来以三维家为代表的软件企业所赋能的家居智慧门店,将来会成为新零售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