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原文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就会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身上受伤了,父母就会忧虑;德行有伤,父母就会蒙受耻辱。这是通过一组对比和递进的关系,来说明德行更加重要。
但当下情况完全颠倒了,父母如果看到自己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哭了,会紧张地跑过去,“宝贝长、宝贝短”地哄着;如果自己的孩子抢了别人家孩子的东西,或者与别人家的孩子打闹占了上风,这时,家长一般不会真心批评自己的孩子,最多为了照顾对方家长面子适当责备一句,内心可能认为自己孩子太厉害了,以后不会吃亏,心里反而很高兴!这样,从小就给孩子埋下了“缺德”的种子!身体一点伤,很容易就恢复了,算得了什么?而德行的伤是“内伤”,反而不易觉察,这种糖衣炮弹蒙蔽了很多人的眼睛。只看到非常短暂的眼前一点点结果和利益,而看不到积福累德的长远和未来,虽然也是一心为孩子考虑未来,做的反而是背道而驰!
什么是德?学校里是“五讲四美三热爱”,生活中是“仁义礼智信”,企业中则是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实践公司文化。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德”是指按照自然规律工作、生活、做人做事;“物”就是我们所说的福报。我们所说的财富、智慧等,老祖宗用一个“物”字来代表。厚德,才能承载万物。
德行就是积累福报的过程,人的福报就像一个水池,不断通过积德向里面蓄水,福报会越来越多;而缺德,则是不断地从水池排水的过程。一旦福报用尽,相应的痛苦和烦恼也就会接踵而来。别人享受福报时,我们“羡慕嫉妒恨”,而忽略了别人积累福报的过程;只看到果,没有看到因,就会产生不平衡感。我们都知道能量守恒,其实福德也守恒,只不过没有人测量而已。
有人说:不对啊,富贵人家的孩子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的福报从何而来?有这样疑问的人,应该反思自己的德行,因为德行好的人,压根儿就不会这样想。他们会认为: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羡慕别人也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的帮助,反而徒生烦恼,何必呢?当然,这个疑问也很容易回答,这些福报是祖上积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他们祖上有德,家风好,有什么可“羡慕嫉妒恨”的?但如果后代不再继续积福累德,福报用尽,栽殃随之就来。有些富二代飙车斗殴,车损人亡的事情也不少;高官达贵享受荣华富贵,一旦德行下降,触犯法律,牢狱之灾随之就来,立刻冰火两重天。
德行的伤难治疗,需要慢慢调理;如果任由德行“胡作非为”,严重透支,这种内伤迟早会爆发,千万不要在弄得遍体鳞伤时,才能幡然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