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整合行业,组织联盟合伙如何设计股权?

案例1:几家公司想共同组建一个联盟,一块搭建平台,去做一件各自都受益的事情。如果说单独做一个商协会组织,也可以,但是无法形成利益共同体,不方便开展和商业有关的动作,所以他们必须共同成立一个公司来运作,但是对于股东怎么进来,股权怎么分配不是太清楚,因为这些股东主体都是公司。

案例2::一家汽配行业的老板,他们也在做整合行业的事情,这种整合是一种规范,也是一种颠覆,让优秀的企业更优秀,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慢慢地会逐步形成一种行业中的巨头,也符合国家正在提倡的产业基金,形成一种呼应和趋势。那么这样的组织形态应该如何进行股权架构的搭建,又该如何去运营?

案例3:这是一个失败的案例。某餐饮集团,旗下的几十家供应商,由关键几个人共同发起,准备成立一个联盟,做蔬菜净加工行业。依托×集团,针对×集团的所有连锁店或行业其他餐饮店进行半成品菜品的输出。本来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有利于行业的整合,同时也能减少餐饮店的部分人工成本。后来考虑到联盟不能公司化,无法做出行业的标准,大家也不能共同出钱出力,所以想到了成立公司。请我去给他们讲了一次股权的基础内容,我也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年前并没有执行。

年后他们再联系我时,公司已经注册,十几个人,股权基本平分,业务一直没有开展。大股东是×集团的采购经理,并不具备运营才能和时间,愿意为此付出的人又觉得股权不合适,而且很多参股的人是不适合参与经营管理的,也不一定能提供资源,他们的参与只是害怕因此失去一次机会。想外聘总经理进行管理,十几个股东都想提提自己的想法,问我怎么办,我给他们提了一些建议,但是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完全说了算,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结果就没有结果了。因为这十几个股东原本就有自己的公司,到现在为止,这件事情还是没有进展,大家仍是各忙各的。

本来挺好的一件事情,结果因为股权没分好、合作没谈好、分工不明确、规则没定好,只是出钱、股权差不多就注册公司了,好事也变麻烦事了。

相对于普通的几个自然人股东合伙,这样的合作模式较为复杂一点,因为大家都是企业法人,而且每个公司背后都有一定的资源,怎么才能组成有力的团队,形成蝴蝶效应,达到一个好的结果呢?在这件事情上,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股权怎么分,二是企业怎么管。

​ 明确谁是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这个人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什么?对这个组织层面承担什么责任,能给这个项目提供什么支持?先把这个人选出来。或者是一个大家都信服的机构为主导,作为发起人(单位)。

由负责人(单位的老板)牵头,带领大家制定对应的规则,按照参与人的人头进行规则的表决,在带头人的引导下,大家共同参与规则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