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投资创立于2007年,创始人为吴刚和黄晓捷,两人均是四川人。创立九鼎前,吴刚为证监会机构监管部处长,黄晓捷为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校长助理。
吴刚曾是证监会最年轻的处长,聪明而勤奋。他在当时敏锐地捕捉到了PRO-IPO的造富机会,九鼎的定位正在于此。
九鼎成立没多久,就投资了四川的两家企业——吉峰农机和金亚科技。
2008年四川地震后,为支持灾后重建,证监会曾一度向四川企业开启了上市的“绿色通道”。吉峰农机和金亚科技,在这一政策支持下迅速上市,九鼎投资也因此一战成名。
随后,九鼎开始了野蛮成长之路。
九鼎所从事的PE行业,原本是一个高端、精致的小众行业,它讲究个性化、非标化。但九鼎却将工业流水线的模式,引入了该行业
九鼎在各地安排专人驻扎,负责寻找和联络当地企业,跟当地政府、银行和券商等中介机构加强沟通。同时在北京建立庞大的研究所,对行业中的优质企业进行全面筛选。这样,它就编织起一张搜捕项目的大网。
在这张精密大网的过滤之下,优质项目很难不被发现。
由此,九鼎被贴上了“游戏规则破坏者”“PE公敌”等标签,但它却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然而,好景不长。2012年IPO暂停,这让高价囤积了大量投资项目的九鼎迅速陷入困境。
由于前期私募协议中,大多包括“保底增值”的承诺,因此九鼎所募集的基金,实质上类似于某种“准债权”。如果不能通过上市获取超额收益,它只能自行融资偿还到期退出的融资本息。但这种借新债还旧债的操作,会带来更大的负担。
2013年底,九鼎净资产已不足5亿元,资产负债率45.53%,当年经营现金流为-5800多万元,已陷入“入不敷出”的财务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