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终端不认新牌子

情景再现:

客户想引进品牌,也对你的说的方案很认同,可还是以“新品牌,价格没有什么优势,终端不太好接受。”为由,迟疑不定。

情景分析:

不管方案执行性多高,经销商依旧会担心价格难以接受,他们认为,价格越低越好卖,自己的利润也就更高。

1、客户这样说的目的在于,用终端为借口向企业施压,希望企业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

2、一个新牌子,最怕的是价格和对手相同,终端卖熟不卖生,如果产品没有特色,经销商确实难以推动;

3、做市场需要的是比较优势,客户设定的竞争对手,可能和我们认为的不一样。

解决要点:

1、讨价还价才是买货人,每个经销商都希望自己获得更好的价格、政策、支持,品牌这么多,他可以不急不慢的选择,却忘了市场的淡旺季;

2、客户对你介绍的产品优势、政策支持还有一定疑虑,是骡子是马,需要实地检验;

3、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通过和竞品比较的技巧说服了客户认同产品的价格,但是竞品在市场上已有一定的基础和销量,客户认为向终端推广我方产品难度太大,担心无法把市场做起来;

4、把产品的优势,结合当地市场主流的牌子,再次放大,把利润按年来测算,以加大吸引力。

异议解答:

1、某总,任何成熟的行业,同档次的产品价格都是很接近的,就像手机,大家都采用同样的芯片、屏幕、摄像头,价格当然就差不多,这个时候,产品的差异,就成了价格上的区分。我们的产品在抗磨性能上,比普通产品提升了几倍,更适合用在商务运营车辆上,像长途货运、渣土车、工程机械这些,您这里,这样的车辆有几万辆,润滑油用量过亿,市场可观;

2、终端确实是认价格,但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我们比您说的某品牌,价格确实高了一点点,但市场主流的还是“壳多美”,跑10家终端,估计8家都是这3个牌子,某品牌,我们很难遇到,所以,我们的方案,是针对最容易遇到的对手做的,这样比较起来,我们的优势就大多了;

3、我们不是把货给终端就完事,我们采取的是“三级促销”,刚才我说了,就是:拉动用户、奖励小工、终端回报,这些投入算下来,我们的价格优势就很大了,再说,我们通过这个方案,为终端还能带来更多的客户,比便宜一两块钱更有吸引力;

4、某总,您也知道,一个产品刚推向市场时的价格,决定了今后几年的价格层次,如果一开始低价,等卖火了,再想调价就太难了,万一今后价格变动,你的利润就很难保障,像2018年,行业内大的调价有两三次。我建议,对有规模、口碑好的终端,我们可以签订“三方协议”,一年拿货多少,给与不同的支持或回报,这样,就有稳定的客户和销量,您看呢?

应对雷区:

1、我们的价格已经很低了,我也没有办法;

没有解决客户的疑虑,我们要为客户支招;

2、要不,我给公司申请下,看看有没有特价;

不要乱向客户承诺企业没有的政策,尤其是价格的口子一开,客户会认为公司不规范,更难合作;

3、新牌子,只要坚持、努力,迟早会打开局面的;

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可谁会去坚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