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物料相关流程及规范

我们分结构料和电子料两个方面来介绍。结构料的引入流程一般相对简单,设计工程师发起申请,主管审核通过后即可以给料号。电子料的引入流程较复杂,不同的企业管理颗粒度也不一样,笔者提供几种物料引入流程示例。

3.3.1 电子料引入流程示例1

电子料引入流程示例1如表3-5所示。

表3-5 电子料引入流程示例1

编号

活动名称

活动描述

负责岗位

1

物料申请

针对由于设计优化、新项目及国产化要求,创建新电子物料导入需求,选择分类、填写相关属性

硬件工程师

2

设计审核

从产品设计层面确认物料规格是否合理

硬件主管

3

物料审核与选型

确认新规格物料的制造商、技术规格及具体的物料属性

器件工程师

4

物料商务评估

由商务评估员负责联系供应商,并对供应商做出评估,主要评估因素包括:采购周期、批量投产日期、是否符合认证要求、是否符合RoHS要求、停产风险、供应商可替代性、厂家实力、价格是否有优势,可上传商务评估报告,作为审核通过的依据。备选的供应商提供样品及规格书

采购认证工程师

5

商务确认

依据上传的商务评估报告,采购经理审核该商务评估是否通过

采购经理

6

规格审核

对器件工程师选型及采购认证工程师商务确认工作的复审。审核新规格物料是否符合器件的发展方向及公司的器件选用原则。一般此时给料号

专家委员会

7

器件库维护

库管理员对已正式编码的物料维护器件库

器件工程师

8

物料测试

测试器件单体,测试人员依照电子件测试规范逐项测试样品,并记录测试数据,完成测试报告。在不具备测试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供应商提供测试报告,无法进行单体测试的物料,可以不上传单体测试报告

器件工程师

9

物料承认

新零部件申请人负责签订物料承认书,器件工程师输出《物料认可书》,关联物料和《物料认可书》《规格书》《测试报告》

硬件工程师

3.3.2 电子料引入流程示例2

电子料引入流程示例2如表3-6所示。

表3-6 电子料引入流程示例2

编号

活动名称

活动描述

负责岗位

1

物料申请

针对由于设计优化、新项目及国产化要求,创建新电子物料导入需求

硬件工程师

2

规范性评估

物料填写是否符合公司要求规范

器件工程师

3

物料审核

从产品设计层面确认物料规格是否合理

硬件主管

4

商务评估

确认规格物料的供应商、交期、价格等信息。提供样品及规格书

采购认证工程师

5

正式编码填写

给申请的物料正式编码

 

3.3.3 电子料替代失效流程

电子料替代失效流程如表3-7所示。

表3-7 电子料替代失效流程

编号

活动名称

活动描述

负责岗位

1

物料替代失效申请

供应商发布物料停产通知,研发使用的物料出现故障,器件失效,或归一化等原因发起替代失效申请

硬件工程师

2

物料替代失效分析

分析物料是否可以替代或失效

硬件工程师

3

替代测试

替代物料进行测试

测试工程师

4

修改设计文件

修改BOM和对应的物料状态信息

硬件工程师

5

库存、计划处理

根据研发工程师的意见处理库存和在制品

PMC

3.3.4 物料选型规范

(1)首先选用物料数据库中已有器件,如物料数据库无满足要求的器件,则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在供应商供货清单范围内按优选顺序选择符合要求的器件;

(2)如供应商供货清单资源仍不能满足要求,或由于性能、质量、成本、货期等因素,需要引入新的品牌,应按新器件引入流程要求引入。获得批准后,器件工程师将新品牌信息补充维护到供应商供货清单中,方可选用;

(3)新产品器件选用应至少2个以上品牌,原则上不能只选一家;

(4)尽量选择通用器件,即制造商大规模量产的标准产品或推荐选用产品,且有多家制造商具备的生产能力;

(5)不用或少用专用器件,即器件的制造商唯一且无可替换产品或需要按单生产的特殊规格器件,以及需定制的非标准器件;

(6)满足适用原则,所选器件满足应用条件即可;

(7)满足应用条件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国产器件;

(8)选择供应渠道多的器件;

(9)降额设计要适中。

3.3.5 物料来料检验

物流来料检验的内容一般包括:尺寸规格,功能、参数测试,外观检查包装情况、产品外形与样品是否一致、损伤(划伤、破损),安规测试,其他如实配、上锡、试验(阻燃、耐温等),异常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