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也是早有布局。2013年下半年,中国农业银行将互联网金融上升到全行战略层面,并在2014年3月在总行机构改革中,专门设立了互联网金融推进工作办公室,作为专职的战略实施推进机构。
2014年年初,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李振江对媒体表示,未来,农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将从O2O、B2C、B2B、数据应用、物理网点二次转型等五个领域介入。其中包括移动开放平台、垂直商务平台的建立,将原有的“E商管家”电商服务平台从封闭性平台改造到开放性平台等。226
2015年以来,中国农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支付、网贷、电商领域三箭齐发,同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15 年上半年,中国农业银行以丰富的线下资源和“磐云平台”为依托,继续深入推进大数据、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强化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县域金融的产品和模式创新,致力于打造集支付、融资、理财、交易和电子商务等一体化的线上综合产品和服务体系,形成线上线下业务联动的经营格局。
1.网络支付—“农村包围城市”
中国农业银行重点加强移动支付服务体系建设,搭建了虚实融合的电子账户体系、互联互通的用户体系和便捷平滑的跨行通道。试点推广移动金融服务终端产品—“银讯通”,以县域金融客户为对象,以智能手机为依托,着重以现代化支付结算手段增强农村移动终端支付服务能力,有效提升了农行“惠农通”工程质量和对边远山区金融服务覆盖能力,改善了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环境。截止到2015 年6 月30 日,农业银行在四川地区签约“银讯通”代理点9 431 个,累计布放“银讯通”终端7 187 台,实现金融性交易近300 万笔,金额3.65 亿元。
2.网络融资—面向全产业链条
中国农业银行应用大数据理念,推出了面向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的信用融资产品 “数据网贷”。截止到2015 年6 月30 日,“数据网贷”在比亚迪和浪潮集团两个商圈累计自动放款511 笔,金额1.67 亿元,贷款余额1.06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3%。大力拓展“数据网贷”试点商圈,进一步探索面向全产业链条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并与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蒙牛集团、中粮国际、新希望六和、海信、大北农、抚顺新钢等近十家新增商圈建立合作关系,下半年将陆续上线。
3.电子商务—深入农村零售
截止到2015 年6 月30 日,中国农业银行电子商务特约商户总数达13 590 户,上半年电子商务累计交易金额达到9 541.4 亿元,同比增长75.2%。中国农业银行在县域电子商务金融服务领域积极布局,“四融平台”(面向农户和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集融通、融资、融商、融智为一体的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E 农管家”等特色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在部分地区试点实践。截止到2015年6月30日,“四融平台”共布放终端1 886 台,其中融商业务累计上线网上店铺356 家,发布购销信息3.5万条,完成交易1.09万笔,金额10.36亿元。“E 农管家”实现了农村零售商与县域批发商之间的采购活动的线上化和农民日常缴费购物活动的电子化,目前累计上线商户2万余户,实现交易37 581 笔,交易金额7.11亿元。
另外,中国农业银行还推出在线融资平台,利用互联网服务小微金融。报告指出,该行与“众创空间”开展合作,扶持创新型与创业型小微企业发展;在北京等地创新推出“科易贷”等产品,推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层次结合;在浙江、天津等地推行“e商管家”等在线融资平台,利用互联网服务小微金融;推出“政府增信”模式,通过政府风险补偿金、政策性担保公司担保、保险公司信用保单等增信手段突破小微客户担保瓶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227
中国农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可以说是先知先觉,锐意创新,顺应“互联网+”时代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趋势,以电子商务为突破,打造了全方位覆盖城乡,连接农业银行、企业和终端消费者的全产业链商务平台,利用自己的农业客户资源优势,逐渐打造了具有其自身发展转型特色的银行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