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4-4订单交付
订单ID | 合同号 | 品名 | 成品数量 | 单位 | 客户 | 订单下达日期 | 客户要求交期 | 生产承诺交期 | 评审完成日期 | 印刷日期 | 复合日期 | 入库日期 | 承诺达成标记 | 客户达成标记 |
|
|
|
|
|
| 10/29 | 11/20 | 11/20 | 10/29 | 10/31 | 11/12 | 12/4 | 0 | 0 |
表14-4包含订单下达、客户要求交期、承诺交期、印刷开工日期、复合日期、成品入库日期,由于产品入库后,发货时并不追踪订单生产订单号,因此这个表未包含发货日期。
在项目实施前,这个表不包含印刷日期、复合日期、入库日期3列,而且也只是分析一下交付完成率,包括客户要求的完成率和承诺完成率,但未进行多维度分析。
分析切入点和分析方法:
首先,最重要的分析点是产品是否可预测?包括季节性、周期性、趋势等。只要在上表中插入月和周两列,然后使用MONTH 和WEEKNUM这2个函数。统计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由于×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宝洁、联合利华、纳爱斯、雀巢等快消品行业,包装更新非常快,一种包装生命周期都很短,所以去年同期数据基本无用。而消费品行业促销多,作为一个供应商是无法掌握客户促销的具体信息,因此传统预测基于过去3个月的出货量均值进行预测的方法也基本无效。所以×公司只能根据客户订单来安排生产。
其次,需要进行单个客户的订货模式分析。这里面主要从客户订货频次和订货交期分布来进行分析。在表14-4中插入周几一列,用WEEKDAY 函数,可以得到客户下单是周几;然后插入交付天数一列,用客户要求交期-订单下达日期就可以得到。
项目组对关键客户进行了分析,选择了一个客户,数据如表14-5所示。
表14-5分析关键客户
客户要求交付天数 | 订单笔数 | 笔数占比 | 订单米数 | 数量占比 | 订单到入库周期,天数 | 订单到印刷 | 印刷到复合 | 复合到入库 |
0~6天 | 84 | 9% | 326 | 10% | 13 | 5 | 5 | 3 |
7~13天 | 512 | 54% | 1759 | 54% | 14 | 5 | 5 | 3 |
14~21天 | 278 | 29% | 860 | 27% | 15 | 6 | 5 | 3 |
21天以上 | 74 | 8% | 293 | 9% | 19 | 8 | 8 | 3 |
| 948 | 1 | 3238 | 1 |
|
|
|
|
订单频次分析,针对单一客户。
1)客户订货模式分析:多数客户每周会下达2次订单,一些客户会固定在周二、周五订货。具体到单个SKU上,客户极少会一周内下2次计划。
2)客户紧周期比例(短于7天)的约为9%、7~13天的订单约为54%、14~20天约为29%、21天以上9%。
3) 不同级别的客户SA、A、B、C的订单准时交付率无大的差异。
对于×企业,一般未交付订单存量天数平均为5天,内部制造周期8~10天,其中印刷-复合6天,后段生产3天,正常交付期应该为10~13天。这个交期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有短于64%的订单是短于14天。
解决思路有2条:1个是降低未交付订单存量天数,1个是降低内部制造周期。
客户订单下达是不受控的,降低存量周转天数只能是针对部分量大/需求稳定的产品提前投产,这部分订单可以从库存出货。但可惜的是经过数据分析,发现无法基于历史数据进行统计预测。×公司的客户多是快消品行业,包装形式种类多,产品上市/退市非常快。没有客户订单的情况下提前生产必然会导致成品呆滞品出现。客户不负责解决。虽然有部分客户如宝洁会给出滚动13周预测,但其并不承诺按照预测提货。这个预测仅供供应商备料。供应商还是要按照订单安排生产。因为不能提前储备生产,订单存量天数是不受控的。这个天数在5天左右。
基于这种情况,项目组提出2个改善措施:
对于关键客户,实现与客户达成共识的交付周期交付。
对于一般客户的交期承诺,可以直接按照当前库存天数+制造周期+2天缓冲进行承诺。
改善的重点是降低内部制造周期。J销售人员认为对于关键客户第一周周五下达订单,第三周周三前生产入库,周六送达客户;以及第二周周二补充的订单,周六入库,第四周周一送达客户是可以接收的。考虑到存量订单,周五的订单,第二周周三、周四、周五投产,第三周周一、周二、周三入库,制造周期需要控制在6天。
项目组决定该项目的4个重点改善课题:
1)合理的订单交期答复。
2)降低内部制造周期,从8~10天到6天。
3)物料的准时供应。
4)关键资源的利用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