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连锁诊所的运营模式

诊所管理难,连锁诊所管理更难,而全国性的跨区域连锁诊所管理难上加难。无论是定位社区基础医疗的诊所,还是定位高质量医疗服务的中高端诊所,都面临一个共同的挑战,即老百姓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并没有完全建立。加上目前我国很少有垄断性的连锁诊所,大部分企业都是刚入市,需要时间才能建立起品牌知名度和完整的运营体系。

通过蛋壳研究院的统计和观察,目前全国性的连锁诊所发展较好的企业并不多,多以口腔科和儿科诊所为主,部分综合性全科诊所的地域性比较集中,管理相对简单。

我们通过访谈对连锁诊所管理方式做了梳理和总结。大连锁诊所的运营模式一般有自营、收购和加盟三种。通常,连锁诊所在初期发展时都会采用自营模式。个体医生在单店开始盈利之后,再从第二家、第三家开始单店复制,开设多家诊所。

一开始个体诊所在扩张前,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都不高,品牌运营意识不强。但是在后续的逐步发展中,管理水平也在逐步跟进。有资本介入的连锁诊所初期发展和扩张速度要更快,通过统一的市场运营,依靠标准化运营模式、运营管理手册和质量管理手册等,不用等到前期资本积累,在模式和品牌验证后,就可以快速扩张。 扩张之后也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集团的筹建和采购成本。

连锁诊所在早期发展时一般采用自建模式,成熟一家扩张一家,扩张的速度主要受资金和人才的限制。收购则可以快速吸纳医护人员、管理人员等人才,管理经验也可以通过收购进行互补和提升。

加盟模式的连锁诊所,扩张容易,现金回笼迅速,曾经在一段时间成为连锁诊所老板喜欢采用的扩张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对管理水平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动脉网蛋壳研究院调研的一家口腔连锁诊所,在初期就采用了加盟模式进行扩张。但是扩张到一定规模之后,因为经营理念和利益冲突,品牌方和加盟方产生了矛盾,还对品牌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最后全部收缩,通过自建模式缓慢扩张。

当然,通过加盟模式建立的诊所,也有在业务上发展得比较好的品牌。这类连锁企业,一定会在品牌形象与设置标准规范、医疗技术服务规范、运营管理与质量控制规范三大板块上发力,严格进行标准化管理,并加强检查监督。

动脉网蛋壳研究院采访的大多数诊所管理者表示,他们更支持自营模式。自营模式基于自己的资源进行扩张,盈利模式相对简单,控制力强。基本上是在成熟一家后扩张下一家,由自己的团队对新的诊所进行完整而详细的培训,甚至其他点的医护人员可以直接进驻。而加盟模式很难控制核心的医疗资源。双方会因为理念的冲突而产生矛盾,一方想控制医疗质量,提升口碑,另一方想追求利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