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渠道的长度规划

1.效率和成本是经销商规划渠道层级的核心

仅仅从宽度上还不足以充分构建渠道体系,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渠道的层级,即产品是通过一级渠道还是二级渠道或是三级渠道才到达零售终端,其关系到对渠道掌控的速度及对商业利益的分配。渠道层级越多,经销商的运营重心就越高,对渠道的掌控力就越弱,所付出的成本也越低,极端的表现就是多级分销,从经销商到分销商到批发商再到零售终端;而渠道层级越少,经销商的运营重心就越低,对渠道的掌控力就越强,而付出的成本也就越高,极端的表现就是直销渠道,零渠道层级。两种极端的方式都不可取,高效的成本太高,而成本低的效率又很低,从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是关键,思考的核心在于如何实现高效低成本的渠道运营。

2.扁平化掌控终端是经销商的发展趋势

另外,价值在渠道中的传递模式也很重要,如果渠道层级过多,其导致的后果就是要么提高零售价而增加消费者负担,要么就是零售价不变却削弱了渠道成员的利益,这都不利于打通整体渠道价值链。现在网络渠道之所以对线下实体渠道冲击巨大,其打出的一个核心价值主张就是减少渠道层级、让利于消费者,尽管并非完全是这样——网络渠道在获取流量上会增加大量的成本,或者消费者以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为代价——至少直观地想是这么回事儿。因此,如何找到一个最佳的渠道层级,使价值能够满足消费者、零售商、分销商、经销商及企业等每个环节的利益,将是经销商不断追求的境界。

在传统的经销商运作模式中,都是依靠多级批发体系将产品层层分销下去,如今已经是一个商业形态非常发达的时代,消费需求变化迅速,要求经销商必须时刻洞察消费发展趋势,如果还是延续传统的批发体系,就会变成反应缓慢的“恐龙”,将因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巨变而被淘汰。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要求经销商做到对市场的精耕细作,关键就体现在其对终端的掌控能力,能否构建一套围绕终端发掘—终端覆盖—终端服务—终端管理的系统运营体系。所以,经销商必须从传统的多级分销体系中跳出来,尽早转向对零售终端的扁平化直控,这才是经销商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