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欢到红星店发现几个店员懒懒散散,每天不知道干什么,店铺人流很少,一早上班后就坐在收银台前聊天。每个人的销售业绩都很低,销售技能很差,可谓百废待兴。
庞欢开始整顿店铺,在晨会上宣布了十大纪律要求,要求每个人必须遵守。结果不但没有人听,而且使店铺形成了三个派别:庞欢和毛小蒙是一伙的,因为他们一起来的;刚进公司的两个90后是一伙,因为他们都年轻,家里也有钱,不在乎这份工作,什么事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与店长势不两立;另一伙的是中专毕业的进城务工人员,都是和事佬,但是骨子里固执、不服从。所以看似一个团队,实则一盘散沙。
庞欢没办法,下令说,谁要是做不到,谁就不要干了。这下可好,庞欢无意中听到他们在商量集体辞职。
庞欢内心很不安:他们真的起来“闹事儿”,我能镇得住吗?可是我又有什么错呢?我宣布的纪律都是公司规定,而且在老店执行得很好,大家都这么做的,怎么到了新店就不行呢?不做店长是小事情,关键是丢不起人啊!这可怎么办啊!
旁白:这情况是有点危险和复杂,还是回老东家找熊老师取经吧!
庞欢:熊老师,我想好好做事情,可店铺环境太复杂,员工还要集体闹事,你看怎么办?
熊老师:现在知道店长不是那么好当的吧!当初你还抱怨店长,怎么轮到自己就不理解员工了。
庞欢:关键是我原来的店铺情况比较简单,现在的店铺情况复杂多了,我实在没有头绪,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所以来求教您了。
熊老师:好吧!听了你说的情况我也觉得挺复杂的,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一个店铺的矛盾问题。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我直接给你方法对你成长也没有好处,我把我总结提炼的“太极八法”交给你,你回去根据情况选择应用,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的。
(1)以身作则法。在终端店铺工作中,店长和店员之间由于工作协调不一致,角色不一样等原因,经常会发生冲突,店员不会理解你,因为她没有那个角色认知。他可能认为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店长,芝麻大点的小官,牛气什么?但只有你知道,店铺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这样做不行。这样,以身作则就很重要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好,做得比别人好才有资格要求别人。更多的要运用魅力权力,而不是公司给你的行政权力。
(2)制度公开法。公司有很多制度规定,但是不能在店铺里照抄照搬的执行,那样会让店铺无法掌控,或是成为一潭死水。作为店长,应该带领店铺人员制定自己的制度,比如关于迟到、早退、吃东西、请假等规定,规定甚至可以超出公司的要求,比公司的还要严厉,但是前提是大家都同意,共同签字认可,不然大家不认可,当然要反抗。
(3)构建氛围法。在顾客稀少时,如果按照制度要求操作,大家不聊天,都看书籍或是背诵产品知识,店里就会寂静无声、死气沉沉,灰令人感到压抑、坐卧不安。这样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而只要有一个人欢声笑语,就可打破沉闷气氛,使整个店铺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店长应该是一个呼唤快乐天使般的人物,应能调节气氛、活跃气氛,能控制和营造愉快的店内环境。如此,店员就会受到感染,气氛融洽会有利于矛盾的化解。
(4)利益分配法。平等分配利益,构建公平的环境;每位店员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相应回报,但由于工作体制,如吃大锅饭,难免出现奖罚不明,回报与付出不相符的现象。这样就很难服众,所以要协调这个方面的关系。
(5)同理心法。在处理情绪冲突时,我们最好的方法是设身处地地替店员着想,这就是同理心法。
比如一位店员在一大早儿赶来上班时,由于急着赶车忘记拿伞,在路上被淋得浑身湿透了,更糟糕的是这位员工在挤车时又不慎丢失了钱包,虽然没有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但还是将半个月的工资搭了进去。当他气冲冲跑进店铺时,已经迟到20分钟了。这时你不问原因就算他迟到,同时数落一通。如果他是个急性子是很难容忍的,他要发泄,终究会与其他店员发生了口角,产生矛盾。
解决这类情绪所造成的矛盾,你最好用爱心与同情心来处理。记住,这里要赢得那位无缘无故惹了一身气的员工的支持。要与他一起展开工作,当他设身处地地将他人的遭遇在脑子里经历一番时,同情会化解怨恨的。
(6)沟通交流法。对于员工之间存在冲突,作为店长要立刻注意到,并马上召集有关人员碰头处理,沟通协调一定要及时。积极引导,求同存异,把握时机,适时协调。唯有及时,才能最快求得共识,保持信息的畅通,而不至于导致信息不畅、矛盾积累。
沟通有两种,一种是正式的沟通,一种是非正式的沟通;后者要比前者更加有效。你可以试着通过私下交流的方法,弄清情况,然后对症下药。比如:邀请某一个店员吃饭,然后进行一些深入交流,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7)尊重关怀法。关怀是可以化解矛盾的。一个家里没有钱的人,或是正在还房贷的人,他可能急需要用钱,这时你可以创造性地把自己的销售业绩写到他的名下,让他增加一点收入,他会很感激你的。因为店长一般是不算个人业绩的,只算店铺业绩。对于不缺钱人,他们缺乏成就感,一旦你发现他哪里做得不错,你赞美和表扬他,让他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自豪感。这样交织在店铺的矛盾会少很多。
(8)价值观认同法。价值观不一致是店铺矛盾冲突的一个核心成因。价值观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在短时期内是很难改变的,因此,价值观的冲突也是长期存在的。作为店长,最终的管理目的是构建店铺统一的价值观,大家都认同的价值取向,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店铺的所有矛盾都不是矛盾,是共同为了店铺业绩提升碰撞出来的灵感和智慧火花。
以上是一些处理问题的方向,如果真的出现了具体的事情,真的有人带头闹事儿的时候,要遵循下面的处理流程,才能万无一失,完美的化解掉店铺的任何矛盾。
第一,认真倾听意见。
店员“闹事儿”,一般都有原因,有的也许是问题日积月累的结果。
比如分配问题、提高待遇问题、个人用品问题等,都有可能导致这种现象发生。店长要认真听听这些店员的心声,并做好记录,适当插话消除一些误解或误会。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店员的心声非常重要,这能表示主管对店员的要求非常重视。这样,有可能使问题得到解决,至少使解决“闹事儿”问题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稳定彼此情绪。
在这类事件发生后,可以采取坐下来交谈的方法,大家坐下来好好地聊聊,能缓解店员对立情绪、消除彼此的怨气。一方面显示对“闹事儿”者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理智地讲清问题。当“闹事儿”店员的情绪安静下来以后,店长的意见更容易被“闹事儿”店员接受。
第三,一定慎重表态。
店长要做到慎重表态,情绪激动时的表态会引发“闹事儿”店员得寸进尺。应确定表态时间,等过一段时间以后,双方的情绪会逐渐平稳,到那时对方可能都会理智些。如果当面表态,由于受情绪影响,双方说出的话难免有不准确的地方,同时,双方情绪激动,无意间也抬高了“闹事儿”者的期望,对店铺的客户接待工作不利。店长的话不要太绝对,多说一些诸如认真研究、争取解决之类的话。当然,对店员的合理要求要尽力解决,暂时有困难的,也要说明情况,以便取得店员谅解,不然还会继续发生“闹事儿”的。
第四,重视“刺头儿”。
“刺头儿”很容易被发现,店长与“刺头儿”协商好,“闹事儿”的处理就成功了一半。这是因为,“闹事儿”者往往是“刺头儿”鼓动的,其他店员只是盲目跟从,凑热闹的居多;或者“刺头儿”在“闹事儿”者中说话有分量,“闹事儿”的店员比较听从“刺头儿”的意见。
第五,严惩违规者。
“闹事儿”问题一经平息,店长必须对其中的违规者做出严肃处理,以便树立自己的权威,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记住,是对违规者处理,也就是对有不良企图的店员进行处理,而不是处理所有参与“闹事儿”的店员,出现“闹事儿”事件,对店铺的生意及信誉会产生不良影响,必须刹住“闹事儿”的不良风气。
总之,店长对店员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烦琐的工作。店长对此项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对店员的管理也是对店长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的检验。换句话说不能摆平这些事情,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店长。
庞欢:我有信心了,我相信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解决的,谢谢熊老师。
熊老师:不用客气,我相信你还会遇到很多具体问题的,可以随时来找我。
庞欢:我会的,谢谢熊老师,我先回店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