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战略研讨会看成务虚会,主要由公司高层就“公司明年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部分层级的核心策略”达成共识,那么,经营计划制订就是务实会,要解决“分解形成部门级策略,回答怎么做并匹配具体资源”的问题。
从战略规划到经营计划,我推荐的工具是OGSM。O代表目的、G代表目标、S代表策略、M代表衡量指标,其实,OGSM理论并不深奥,比如,很多成长型企业即使没听说过OGSM,内部也会做工作计划,而工作计划表一般也包括工作项、工作目标等基本元素。
OGSM就是一个有利于把问题说明白的工具,让公司上下形成统一的语言和思维模式。当大家讨论工作计划时,每个建议至少从四个维度回答问题,即为什么做这件事、最终要实现什么可量化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制订哪几个策略、有效达成目标的衡量指标是什么。如果你能很清楚地回答这几个问题,我们可以默认你对某个问题已经进行了较为严谨的思考。
再简单的工具在企业内部一旦形成标准语言,威力也是巨大的。很多企业,当问一个部门负责人明年计划的时候,很多人都胸有成竹,但当要求按照OGSM的模式描述计划时,他可能感觉很难,为什么?是他不善于文字表达?抑或是不善于使用OGSM?不!说明他根本没有清晰的、系统的想法,可能仅仅根据感觉想到了方向及核心举措,还没有精确地分析现状及问题,也没有找到核心问题。所以,他根本没有清晰的目的、目标,也没有达到这些目标的时间,这些要素之间的逻辑是模糊的、不严谨的,不知道在有限的资源下哪些是核心要素、应该放弃哪些要素,这恰恰是OGSM真正的作用。
我们身边都会有一些剩男剩女,当然没有歧视的意思,每个人的选择都应当受到尊重,只是部分剩男剩女可能不是个人选择,而是无奈。
每当聚会时,大家都会关心周围朋友的最新进展,最常见的回答是“平时工作忙,接触的异性朋友又比较少,以后多努力”。但下次聚会时,状态依旧。
很多人都把未能找到人生的另一半归结为工作环境,因无法接触到足够多的可选择的对象。这个理由当然是对的,但在生活中或工作中,大多数人往往止步于此。
我有一个朋友,他也是一个剩男,平时接触的女性不多。但他去年取得了突破,因为他做了一个重要的改变。
他给自己定下年内一定要找到女朋友的目标,然后,他对这个目标进行了详细的分解。首先,要找到女朋友,必须有足够多的接触机会,这个大家都可以想到,他的厉害之处就是继续向下分解。
如何获得足够多的接触机会呢?他想到几个渠道,比如,父母介绍、朋友介绍、同事介绍、世纪佳缘网和百合网、聚会等。其中,针对世纪佳缘网,他又制订了执行计划,他从网站上下载了大量的女生信息,然后分门别类,比如,温柔型、职业女性、长发、短发等,根据每种类别,写了几个交友邮件模板,每天确保发出5封邮件。哪怕仅有5%的女生感兴趣,也会有一定的交往对象。
结果出乎意料,女生名册还没发送完,他已经获得了好几个女生的交往机会,并在半年后确定了女朋友。女朋友不仅漂亮、气质佳,还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吗?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大家往往缺乏这种围绕目标层层分解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