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成本向人力资源资本的转变

世纪 6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关于人类生产能力的崭新思路。这之后,关于人力资源到底是一项成本,还是一项资本的争论,就经常不绝于耳。

创新和发展滞后的企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因此,他们一直在现实 中将人力资源看成是一项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承受的成本。相反,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发现通过在企业中推广“人力资本管理系统”[17] 后,优秀的智力型员工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资本增值项。特别是那些具备“指数型动力”的创新企业, 每个公司员工都有天文数字一般的资本价值。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将越来越快地向着“资本”的方向转变。此时,工业生产、低端服务业正在逐步大量采用 AI 技术来代替人类员工。那么,在不远的未来,能留在企业中工作的人,必将逐步转化为重要的资本。那些被视为成本的人力资源,要么被淘汰,要么随着这些依靠廉价劳动力生存的企业的破产而不得不进行“资本化”。否则,将没有供他们生存的空间。

既然如此,新时代的创业公司在开始创业之初,就应该树立“人力资源资本” 的概念。资本可用于投资,并产生价值,而成本只是负担。势单力薄的创业公司完全不应该背上负担。因此,在为创业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向创始人们强调,只聘用那些你认为公司缺他不可的人才,并在他们的身上投资,使之成为创业公司的资本载体。对于那些大量烦琐的、重复性的,却又不得不做的工作, 可以采取外包的方式通过支付一次性费用完成。不远的未来,会有机器人来帮助创业公司做这些事情,压根儿就不需要人来参与。因此,创业公司并不需要聘请精通这些技能的人。

同时,一旦有机会到大学当中演讲,我都会对那些年轻人传输一种观点:要从事那些可以让他们增值的工作或创业。如果一件事是单纯消耗型的工作,给多少钱都不能做。它没有未来,而年轻人最需要的就是未来。


当一家创业公司完成了从“人力资源成本型企业”到“人力资源资本型企业” 的转变之后,企业的“单人价值 [18]”会大大提升。当今世界中,单人价值超过 100万美元的公司比比皆是。前面书中曾经提到过的 Instagram、WhatsApp、Snap 等知名互联网公司,企业的单人价值高达几千万至上亿美元。这些企业当中的每一位员工, 都是有着“天文数字”般价值的资本。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创业公司在员工培训和增值上投入资源,实际上就是在为企业的人力资源资本增值。聪明好学的员工, 将给创业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 [19]。深知这些发展规律的公司创始人,没有一个会拒绝在企业中实施“Camper 露营者博才计划”和“Success 创业者之家”人才计划的。博才计划会让公司的人力资源资本迅速升值;“创业者之家”用来确保这些升值的部分可以留在企业内部,而不是流到竞争对手那里去。

很多创业公司、传统企业之所以口头上经常把“人才至上”挂在嘴上,但却在实际行动中拒绝支付合理的薪资和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正是因为创始人一直将“人” 作为企业成本来考虑,而没有树立正确的人才资本价值观。如果新时代的创业公司仍然死守这些残留的观念,将不可能取得成功。同样,对于一个普通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如果目前你正在某家公司“混”一份工作,只为了可以养家糊口的薪水, 那么等待你的将是巨大的个人发展危机。人力成本社会,正在向人力资本社会转变, 没有人可以阻挡历史的车轮,我们要做的,只有适应它,成为时代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