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 6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关于人类生产能力的崭新思路。这之后,关于人力资源到底是一项成本,还是一项资本的争论,就经常不绝于耳。
创新和发展滞后的企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因此,他们一直在现实 中将人力资源看成是一项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承受的成本。相反,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发现通过在企业中推广“人力资本管理系统”[17] 后,优秀的智力型员工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资本增值项。特别是那些具备“指数型动力”的创新企业, 每个公司员工都有天文数字一般的资本价值。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将越来越快地向着“资本”的方向转变。此时,工业生产、低端服务业正在逐步大量采用 AI 技术来代替人类员工。那么,在不远的未来,能留在企业中工作的人,必将逐步转化为重要的资本。那些被视为成本的人力资源,要么被淘汰,要么随着这些依靠廉价劳动力生存的企业的破产而不得不进行“资本化”。否则,将没有供他们生存的空间。
既然如此,新时代的创业公司在开始创业之初,就应该树立“人力资源资本” 的概念。资本可用于投资,并产生价值,而成本只是负担。势单力薄的创业公司完全不应该背上负担。因此,在为创业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向创始人们强调,只聘用那些你认为公司缺他不可的人才,并在他们的身上投资,使之成为创业公司的资本载体。对于那些大量烦琐的、重复性的,却又不得不做的工作, 可以采取外包的方式通过支付一次性费用完成。不远的未来,会有机器人来帮助创业公司做这些事情,压根儿就不需要人来参与。因此,创业公司并不需要聘请精通这些技能的人。
同时,一旦有机会到大学当中演讲,我都会对那些年轻人传输一种观点:要从事那些可以让他们增值的工作或创业。如果一件事是单纯消耗型的工作,给多少钱都不能做。它没有未来,而年轻人最需要的就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