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沃爷来访

七天长假过去了,为了柴米油盐,伸伸懒腰,还得来上班。

新的一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春,卡特彼勒的高层频繁造访绿城工厂,华少几乎每个一个月就来一次。他刚刚上任,必须把绿城工厂力挽狂澜。

2013年4月3日,全球矿业部总裁沃爷造访绿城工厂,将近一年了,这是他第二次来这里,第一次是在收购庆典的时候。

洋老爷很可爱。在对他对全体管理人员的讲话中,他说这一次来绿城工厂与之前最大的不同是,大门口没有那么多气球了。典型的美式幽默。

呵呵,这是自然,那天不是搞活动么,所以才租了很多空飘。老外总是想逗大家一下子,然后再切入正题。

沃爷说:“相信大家在过去多半年里经历了很多转变,而在这期间,卡特彼勒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卡特的支持,绿城工厂在未来会变成一个很强大的公司。

而现在,绿城工厂的发展面临着很大挑战,例如提升产品质量的挑战,在指定时间内给客户交货的挑战,和客户关系更加紧密的挑战。

未来,我们会制订一系列的方案来应对这些挑战。

我们得承认,绿城工厂的业务在下降,一个原因是行业整体形势在下降,另一个原因就是客户对工厂的情况并不是很确定。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卡特彼勒会做出一系列的声明,来消除客户的顾虑,让客户意识到绿城工厂是非常值得信任的供应商,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以扭转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局面。

在这些计划里面,其中有一个就是,本年的第四季度在北京将举办一个很大的展会。卡特彼勒申请到了一个很大的展位。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会向外界宣布,绿城工厂和卡特彼勒依旧是值得信赖的供应商。

煤矿机械在中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卡特不仅会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还会处在一个非常好的领导位置。

我们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改善成本架构、提高我们的交货期,而所有的这些改进工作,其重担在在座的各位管理者身上。

这半年多以来,我们只是委派了为数不多的管理人员来协助各位管理绿城工厂。我们对绿城工厂的管理人员非常信任,未来,绿城工厂的管理团队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大佬过来,先要安抚人心。他的这番讲话层次很高。

通过他的讲话释放了这样几条信息:

一是行业形势不好,业绩下降,但卡特和绿城工厂一直在改善现状。

二是卡特对中国的煤机市场充满了信心。

三是绿城工厂不会空降太多的管理层,诸位好好工作,都能保住饭碗。

洋老爷来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向绿城工厂介绍一位新的BOSS。年初的人事动荡之后,德国工厂的老帅哥路易斯被革职。这次新任的领导叫汤姆布鲁斯,在卡特彼勒效力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个人在中国居住过一段时间,且还负责过中国区的运营。

他说,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待过。在跨国企业里,你会发现很多洋面孔,大都是服务全球,在一家企业里,从事过很多种类的工作,也去过很多国家,当然,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这些事情也只有在跨国企业里才会发生。虽然在卡特彼勒已经效力几十年,但在这个行业还是个新人,汤姆布鲁斯并没有说太多紧要的话。

卡兄对管理人员的栽培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在中国,卡特彼勒要培养当地的领导者,那也是要费一番功夫的。他需要有非常丰富的阅历和工作经验,甚至会被送到总部进行长时间的工作和培训,让你充分了解卡特彼勒的文化和管理,等你具备了国际视野,才有可能给你更有分量的工作。比如华少,在美国至少工作了一年的时间,也在北京总部工作了很长时间,并不光是在徐州工厂,而是在很多地方工作过,然后才被委任为中国区董事长的。

卡特彼勒有一项人事政策也很有意思,那就是人才的内部流动。他们有岗位需求会在内部网络上发布,其他岗位的员工可以去竞争这些岗位。当然了,这需要提前让你的老板知道。人事政策也会对外发布这些岗位需求。尽管卡兄很强大,但不是一个封闭的架构,也常从外面通过猎头获得高级人才。比如现在在研发中心做董事长的孙晓波,之前任华晨汽车集团副总裁、首席执行官。国际上,最后接替沃爷行使全球资源总裁职责的是一位美女叫迪尼斯,之前在通用公司做了很长时间的高管。

老帅哥路易斯出走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空缺,然后汤姆布鲁斯便走马上任了。他之前是做工程机械的,现在是做煤矿机械。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但这些,全都在一个企业里发生。有人说,大的企业就像是一个小的国家,有才者可以“恣意妄为”,尝试不同的岗位,去不同的地方,经历不同的人生,这话不假。所以跨国企业里总是能留住很多有才华的人,让他们长时间为企业效劳。

汤姆布鲁斯由于新官上任,而且绿城工厂是他下级的下级在管理,所以在具体的业务上,和他的上级沃爷一样,无法也不能给出具体的指导。他们说的内容大都是宏观的、战略的、管理的。

他给绿城工厂管理人员的讲话主要是在讲团队合作,“更加紧密的团队合作能够帮助绿城工厂有一个很大的发展”。

他还讲了战略,说:“赢在中国,符合我们在全球处在一个领先地位的战略”。所以卡兄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中国市场。至于绿城工厂,是卡特彼勒全球矿业在中国的一个重要布局,截止到2013年6月份,卡特彼勒在中国有二十余家工厂,但大都是工程机械方面的,在矿山机械中,绿城工厂无论面积还是规模都是最大的一家,放弃绿城工厂意味着对中国矿山机械战略的失败。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他们不会允许自己这么做的。

汤姆布鲁斯没有说更多的话,但有一点显而易见,绿城工厂和卡特彼勒矿山机械产业的核心德国工厂之间的紧密交流与合作,这样的一个传统将继续会被保留。

那天在座的还有一个新的洋面孔,是新上任的中国井工装备经理史蒂夫瑞驰。他将是绿城工厂总经理直接的汇报对象。瑞驰先生负责在中国为数不多的几家制造井工产品的工厂,绿城工厂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家,今后,他的大部分的工作重点将会在这里。

这些大佬们的到来,还带来了一个利好的消息,是土耳其的一个项目。这是一个国际项目,协同效应中重点提到的,需要德国工厂配合绿城工厂做一套产品,价值过亿。这是绿城工厂被收购后做的第一个项目,对其意义非常重大。

春寒料峭,经历过太多动荡,有了这样一则好消息,绿城工厂人们心里终于有了丝丝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