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品企业内容营销面临的普遍问题

随着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兴起,内容营销开始被工业品企业普遍接受,甚至某些意识领先的工业品企业,已经把内容营销作为品牌营销工作的重点。但是,笔者在给他们做品牌营销顾问中发现,工业品企业内容营销面临着以下普遍问题,如果不很好地解决,将会成为制约内容营销工作成效的瓶颈。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内容严重脱离市场和客户,带给读者的价值很小

工业品企业撰写的内容很容易走极端。要么是心灵鸡汤式的客户关怀,在逢年过节和假日时表现最甚,如铺天盖地的问候、祝福;要么是与受众无关的企业内部新闻,如企业组织了篮球赛、歌咏比赛,召开了党员大会、新员工入职会等。;还有就是晦涩难懂、只能给技术专家看的内容,如XX异步三相电动机的运行工况得到提高等。这些内容都无法带给客户真正的价值。

(二)内容基本由市场部提供,来源很窄,数量有限,导致内容发布缺乏持续性

自从内容营销兴起后,工业品企业市场部就苦不堪言,因为他们要挖空心思撰写大量的内容,应对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上源源不断的投放需求。本来市场部就很薄弱,且人员和时间被大量与销售支持有关的日常事务缠绊,这样一来,对内容营销工作只有东拼西凑,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即使有的企业市场部阵容强大,有足够时间做内容营销工作,但他们也面临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那就是市场部人员脱离销售、客户、技术和生产一线,写出的内容往往很浅,且以新闻类和企业文化类内容为主,对客户真正关心的问题认识不足,无法聚焦在业务和客户价值上,所以对销售工作帮助不大。

(三)内容的写作没有章法,质量良莠不齐

很少有工业品企业在内容营销工作中有专业和系统的培训,因此在内容的创作上非常随意,完全凭喜好,很少考虑品牌战略、品牌调性、传播策略。此外,在选题、立意、逻辑和文笔上,不同的人风格和功力不同,因此撰写出的内容水平上相差很大。这样良莠不齐的内容,投放出去,只会造成企业形象的不统一,对品牌带来负面影响。

(四)内容表达上使用纯粹的技术语言,完全不顾及读者感受

多数工业品企业的创作,只要涉及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内容”,通常都很晦涩,需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才能读懂。也就是说这些“专业内容”采用的是技术语言,不是用户语言,是在沿用写专业论文的方式在做内容营销,因此,内容可读性很弱,传播的受众面很窄,影响力十分有限。

(五)内容的投放渠道过于狭窄,未形成全网立体化传播的格局

内容好不容易创作出来了,却只见诸企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其他的传播渠道没有曝光,没得到最大化利用,甚为可惜,这是许多工业品企业在内容营销上易犯的错误。我们可以做一个最简单的模型:内容的传播效果=内容的质量×内容的传播渠道。可见,传播渠道的相关性和多样性对内容营销的最终效果影响是很大的。其实,现今的媒体传播渠道极为丰富,除了企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是最常用的传播渠道外,行业杂志、行业网站、B2B电商平台、企业博客、企业微博、企业内刊、电子刊物等也完全可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