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样机开发的实施

1.从“零部件详细设计”到“模具样件初确认”的实施

手板机评审整改后,结构工程师开始为新物料申请编码。编码的申请流程:工程师申请→部门经理审核→ERP专员启动系统的编码申请→采购员输入相关信息(供应商、价格、要求)→仓管员输入存放物料的仓位信息→ERP专员编写物料码→PMO部门经理批准→ERP专员把申请下来的物料编码发给申请人。有些信息在这个阶段可能还不能确认,比如物料的价格,后续可以由相关负责人补进来,不影响新物料编码的申请。

结构工程师完成新物料编码申请后,对产品的零部件进行详细设计。待新物料编码申请下来后,工程师把编码加入工程图,完成工程图的绘制。工程图需要工艺工程师审核,开发部经理批准。结构工程师把审批完的工程图发给PMO部的图纸管理员归档,并在PDM系统上发布。

结构工程师在完成工程图归档后,要启动“开模申请”流程。该流程由开发部经理审核,项目专员会签,PMO部经理批准,最后发给工艺部执行。开模的流程为:结构工程师申请开模→加工工艺工程师找供应商报价→工艺部核价定价→工艺部制作《模具采购合同》→双方签合同→公司按合同付首款→供应商按合同开模。

一般模具的价格都是蛮高的,模具的《定价单》需要工艺部经理审核,项目专员会签,PMO经理审核,分管副总批准。如果总价超过10万,要报总经理批准,超过40万要启动招标流程。合同由总经理签署。一般谈好价格后,就可以让供应商开始设计了,签完合同供应商就可以买材料做模了。

加工工艺工程师拿到模具样件后,交给结构工程师进行初确认。如果样件确认OK,可进入样机组装,如果有问题,则要向工艺工程师反馈。如果问题是供应商没做到位或是模具小改,工艺部可要求供应商无偿修模。如果发现是结构工程师设计的原因需要改模(大改),则结构工程师需要填写《改模通知单》。《改模通知单》先交给工艺工程师,由其和供应商谈改模的价格,价格确认后交给工艺部审核,然后给项目专员会签,最后由PMO部经理批准。审核完的《改模通知单》由工艺工程师下发给供应商,钱一般是付模具尾款的时候一起结算。

2.从“非开模件打样”到“非开模件初确认”的实施

非开模件打样的流程:结构工程师申请→开发部经理审核→项目专员批准→采购员找供应商打样→供应商制样→采购员接收样件。这个流程不涉及开发费用,一般不需要PMO部经理批准。

采购员拿到样件后,交给结构工程师进行初确认。如果样件确认OK,可进入样机组装,并告知采购员;如果有问题,则要向采购员反馈,让供应商重新打样。样件如果需要作性能测试的,可向品质部申请测试,由品质部出测试报告。

3.从“工装夹具设计”到“编制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根据发布的工程图和《装配工艺方案》,装配工艺工程师开始设计工装夹具,最后完成工装夹具的工程图。该工程图需要工艺部经理审核。工艺工程师完成审批的工程图后,启动“手板制作申请流程”,工装夹具也算是手板样。工装夹具制作的流程与手板制作的流程基本一样,它的流程为:采购员把图纸发给供应商报价→供应商报价→采购部核价定价→供应商制作并交货→工艺工程师验收→采购部启动付款流程→财务部付款。同样《定价单》需要采购部经理审核,项目专员审核,PMO经理批准。如果费用超出预算10%以上的(且总额大于2万),则还需要报分管副总批准。

采购员拿到工装夹具后,交给工艺工程师,由他负责确认。如果样件有问题通知采购员找供应商处理,如没问题可用于样机组装。

工艺工程师拿到合格的工装夹具后,开始编制《作业指导书》,该指导书是非正式版,不需要其他人审核,但要在样机组装活动中使用,检验其合理性。

4.从“电路图归档”到“电路板确认”的实施

电路图归档的流程:电子工程师绘制→电控部经理审核→PMO部归档并入PDM系统。电路板制作与确认的流程:电子工程师申请→电控部经理审核→项目专员批准→采购部联系供应商打样→电子工程师确认。

5.从“包材设计”到“包材样件初确认”的实施

包材工程图的归档流程与其他工程图一样,由结构工程师绘制,工艺工程师审核,开发部经理批准。结构工程师完成包材工程图归档,并拿到包装箱设计图后,启动“包材打样”流程:结构工程师申请→开发部经理审核→项目专员批准→采购员找供应商打样→结构工程师对手板样件进行初确认。

采购员在叫供应商打样的同时,要求供应商报价,然后部门内进行核价定价。定价单需要采购部经理审核,项目专员会签,PMO部经理批准。当价格谈好和手板样件确认没问题后,采购员通知供应商开模。供应商送来模具样件,由结构工程师进行尺寸核对和手板机试装,没问题后,样件进入样机组装活动,有问题就返回给供应商修改。

6.“样机组装”的实施

结构工程师自己组装一台样机并做功能测试后,认为可进行样机组装,则把样机交给装配工艺工程师。工艺工程师检测《作业指导书》没问题后,填写《样机组装申请表》。该表经工艺部经理审核,项目专员会签,然后由PMO部经理批准,最后交给计划部执行。计划工程师和装配工艺工程师确定好可以样机组装后,发样机组装通知,要求结构工程师、电子工程师、工艺工程师、产品经理、生产代表、拉线组长、品质代表、采购员等参加。

样机组装开始前,装配工艺工程师把工装夹具和物料拿到制作间拉线上的相应位置,并挂好《作业指导书》。组装活动开始后,由装配线上的员工按《作业指导书》操作,装配工艺工程师现场指导,其他成员主要是观摩,记录组装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预测可能会发生的问题。

样机组装结束后,参与人员各自回自己办公室,整理样机组装的问题。整理完发给项目专员,项目专员汇总后发给所有相关人员。

7.从“编制整机检测标准”到“样机测试”的实施

《整机检测标准》由品质工程师来编制,品质部经理审核,经结构工程师、装配工艺工程师、产品经理会签,最后由PMO部经理批准。通用版的《产品标准》则由品质部起草,工艺部经理、开发部经理、品质部经理、市场部经理、PMO部经理审核,最后由总经理批准。

品质代表挑选5台上一阶段活动生产的样机,送到品质部作型式试验。品质代表直接登记就可以,不需要再走其他流程。检测员依据《整机检测标准》进行检验,中途出现问题要记录,并联系项目专员。项目专员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联系相关责任人处理。样机处理完了,检测员继续做测试,处理人员要记录处理的方案。如有条件,最好是集中测试,结构工程师、电子工程师和装配工艺工程师现场观摩,不仅可以现场处理问题,还可以防止测试员误操作。

8.“样机评审”的实施

项目专员收集完“样机组装”活动反馈回来的问题时,整理出总表,发给PDT团队。待样机测试报告出来后,发布“样机评审”通知,一般通知后2~3天召开评审会议。样机评审主要是讨论样机组装和样机测试的问题点,所以审核所需的资料主要是《样机组装问题汇总》和《样机测试报告》。

样机评审的流程:①项目专员介绍样机组装的问题;→②PDT团队作问题解答;→③项目专员介绍样机测试的问题;→④PDT团队作问题解答;→⑤项目专员汇总未解决的问题,并给问题评等级;→⑥评审委员会确认问题的等级及明确项目可进入试产阶段的条件;→⑦项目专员作总结,及安排后续的工作。

评审会议结束后,项目专员编写《样机评审报告》。该报告由PMO部经理审核,分管副总批准。项目专员把审批完的报告分发给所有参加评审的成员。

样机评审的问题一般分为四个等级:A级、B级、C级、D级。A级表示严重质量缺陷,只要存在一个A级都不允许项目进入试产。B级为一般质量缺陷,一般允许带2个B级进入试产,但要求有解决方案,并在试产中解决。C为轻微质量缺陷,允许带5个缺陷进入试产。D级为非质量问题,一般是装配效率的问题,允许进入试产。

9.“样机整改”的实施

样机评审结束后,PDT团队根据《样机评审报告》对产品进行整改。整改完后填写《样机评审问题整改表》(该表与方案评审的整改表类似)。该表由项目专员审核,PMO部经理批准后,项目直接进入下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