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发现公司内存在这样的一些管理者(其实在所有的企业都存在),他们在下属面前总是高深莫测,说一件事情的时候,说得模模糊糊、遮遮掩掩,总不说透、说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让下属自己去领悟;又或者自己本身怀着一个目的,但却绕了一大圈去说,反而让下属误解或曲解了……这些情况,都导致下属捉摸不准上司的意图,私下嘀咕:他究竟想做什么,达到什么目的?
公司内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做一件事情的事情,比如发布一项激励政策,里面掺杂了很多动机,然后加了层层约束条件,导致给人的感觉是——目的不纯粹,结果这项政策发布实施以后,只起到一半的效果,犹如“半生不熟”的饭,难以下咽,反而起到负面的激励效果。
林枫看过很多这样的教训后,最后总结出一条:在企业里每一项工作要体现出纯粹的目的,要给员工传递明确、清晰的导向信息,最好不要存在人为去澄清说明的必要,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
林枫很喜欢《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这本书,其中的“第31封:做目的主义者”里,洛克菲勒写道:
“我是一个目的主义者,我从不像有些人那样夸大目标的作用,却异常重视目的的功能。在我看来,目的是驱动我们潜能的关键,是主导一切的力量,它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激励我们制造达到目的的手段。明确、果断的目的,更会让我们专注于所选择的方向,并尽力达成目标。
……
目的是我领导的依据,目的就是一切。我习惯于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确立目的,而且每天我都要设定目的,无数的目的,譬如与合伙人谈话的目的,召**议的目的,制定计划的目的,等等。我在做事之前也会先检视自己设定的目的。通常在我到达公司时,我已经成功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
如果你无法主动确立自己的目的,你就会被动或不自觉地选择其他目的,结果很可能会让你失去掌控全局的能力,同时你也将受制于使你分心或搅乱你的人或事件。
这就像将一艘游艇自码头松开绳索,支忘记了启动马达一样。你将随波逐流,海风、水流或其他船只随时都会让你葬身海底。也许对岸有好事等着你,但是除非奇迹出现,否则你无法顺利到达对岸。确立目的就如同开启游艇的引擎,能驱动你朝向所选择的道路前进。目的可为人类的努力增添方向与力量。
但是,确立目的只是走到了成为目的主义者的中途,你还要走另一半路程,你需要毫无保留地向你的部属陈述你的目的——你个人的企图、动机与内心的战略计划。对于每一位需要了解我所要达成目的的人,我会向他们说明我的目的。在每次会谈、会议、报告中或事情开始阶段,我都会先表达出我的动机、想法、以及期望。
这样做的好处会让你感到惊讶。它不仅能使部属清楚你的目的,知晓正确的前进方向,最重要的是,当你勇于将目的开诚布公之后,你将收获情感上的忠诚。要知道忠诚是甘心效命的开始。
杰出的领导者都善于动用两种无形的力量:信任和尊重。当你诚实地说出你的目的时,你也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因为我对你有足够的信任,所以我愿意向你表白。”它将开启让人信任你的大门,而在大门外,你拥抱的不仅是部属的能力,还有来自他们无价的忠诚——要凝聚力量来帮助你的忠诚。信赖别人并使别人也信赖我,是我一生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
公开你的目的,更能避免无益的推论。如果你不告诉部属你的目的,你们就会花时间猜想臆测你的目的,根据所能搜集到的蛛丝马迹进行推测,而这些信息都很容易受到扭曲。只有不需要解读你的动机时,部属的士气与能力才有机会获得提升。所以,把部属当成“傻瓜”似乎更有利。
目的表明的力量是无可取代的,它所传达出的不仅是一项声明,同时也是领导者对于个人行为勇敢坚决的誓言。出自坚决意志与绝对韧性的目的,往往能够激励、鼓舞部属,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有更杰出的表现。
领导者的天职是发现问题,而解决问题要依靠部属,如何把部属调动起来,完成他们的职责是领导者第一考虑的要事。我认为,亮出你的目的,热情地对待每个人,就能实现你所要的。
目的就如同钻石:如果要它有价值,它必须是真实的。不诚恳的目的表白只会坏事。如果一个人滥用目的的力量,他只会破坏彼此间的信任,并失去别人的信赖。这就是表达目的的风险。”
以上的篇章内容林枫已经反复读过数遍,并经常与其他管理者分享,让他们明白,向员工清楚明白的说出你的目的,是多么的重要,这样做能够引领他们跟随你一同去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