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收账款
科创板上市财务标准中,除第五套标准外,均有营业收入的要求。应收账款过大往往意味着公司收入的变现能力很差,现金流不足,而且常常被认为存在营业收入造假风险,而且是最没有技术含量和资金实力的造假方法。应收账款过大,可能存在未达到收入确认条件而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形,甚至存在期末集中发货让客户或经销商囤货帮忙营造收入的情形。应收账款太大,往往会加大会计师等中介机构的核查力度,应收账款的函证和客户的走访覆盖面一般会大幅增加,以防止出现造假未发现的情形。
如果应收账款的存在是因特定因素,比如某一行业交易惯例,则需要对比同行业公司说明行业交易特点。
如果应收账款的变动与营业收入的变动不一致,则需要说明差异原因。对应收账款应进行账龄分析和客户资信、履约情况分析,揭示坏账风险。发行人应当对应收账款制订相关管理措施。
2.利润情况
对于拟按科创板第一套财务标准申请上市的企业,利润或盈利能力仍是必要的考虑因素。营业收入是利润的基础,故有必要针对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和利润率的增长情况进行分析。
毛利率问题反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和产品的盈利能力。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对比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直观方法之一,拟上市企业大多会在自己的招股说明书中披露自身与同行业公司的业绩对比,而那些毛利率与同行相比有偏差的拟上市企业会被关注。
如果毛利率发生重大变动,则需要结合产品单价、单位成本变动、市场竞争形势、同行业公司情况,说明毛利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合理性;如果毛利率远高于同行可比公司,则须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结合市场竞争形势,说明发行人毛利率远高于可比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说明高毛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3.现金流
对于拟按科创板第三套财务标准申请上市的企业,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累计净额不得小于一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