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即食中药如何推

细节决定成败,要做好药食同源商品的推荐工作,从根本上还得立足药店的现有消费人员,研究其潜在的需求,并借助必要的话术和氛围营造,在客户关注点等细节上做文章,方可真正达到“销出去、再次来”的目的。

 

在当下,要解决因新医改导致的药店经营困难,关键是寻找到适合药店经营的新品类或改进传统小品类的销售,提升市场总量。药食同源类食品是适宜深耕的品类之一,以此为基础改良后推出的即食中药,更是做大药食同源品类的有益探索。

 

1.追查病因提方案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传统医学的传承曾出现中断现象,导致社会对中药的认知停留在模糊的概念阶段,只知道中药是好东西,但对其功效缺乏了解。

近年来,阿胶*元膏、茯*糕、龟*膏等即食中药,通过广告和终端宣传,其作用已经被消费者广为认可,但单纯依靠陈列带来的即食中药自然销售却少之又少。药店经营者可引导店员从药入手,由药知病,找到导致顾客生病的不良生活习惯、营养缺失,或从长期用药的副作用来突破,为他们推荐合适的即食中药,甚至现场加工。

比如,某顾客前来购买双*芬酸钠或其他风湿止痛药品,店员可以询问服药时间的长短。如果属于老风湿,需要经常服用止痛药品,可以向其介绍此类药品对胃部的伤害作用,并询问是否已经存在胃痛或胃涨、消化不良等症状,以作印证。得到顾客认可之后,可以建议其在日常生活饮食中进行调养。比如常食*蜜,以保护胃黏膜;推荐小袋装加有玫*花或*芪等药食两用药材的*蜜即食食品;也可以推荐非油*薯片等。其主要原料——马*薯性味甘平,具有益气健脾、消炎解毒的功能,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痛等有好处。此推荐也同样适用于购买胃溃疡及消化不良药品的顾客。

 

2.有根有据好推荐

宣传不仅包括店员因购药而发现潜在顾客进而触发的口头介绍,还包括通过会员宣传手册、店内外海报、社区联办板报、店内POP进行介绍和说明。

书面宣传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1.便于店员介绍相关知识时有书面的依据。一般来说,由于书面的东西公之于众,接受大众监督,且变动较少,权威性、真实性高于口头话语。当然,书面资料本身来源的可靠性和编辑过程中的“原装”也很重要。

2.在收银台、处方柜、顾客休息区、器械体验区等停留较长时间的区域,放置即食中药的相关靠谱宣传资料,有利于顾客自行了解相关知识,并产生进一步咨询和购买的欲望。

3.便于提醒药店店员向潜在顾客进行推荐,对于专业知识比较薄弱的店员也起到“临阵磨枪”的作用。

笔者建议,宣传资料可分成两大类,即常用药的副作用提示和即食中药的功效介绍。要注意的是,推荐时选择好要突出的“第一重点”很重要。前者可重点突出“常服××药”,其中,××药为第一突出重点,其次才是主要副作用,再次是其他副作用及解释;后者的第一突出重点是功效,并根据不同的顾客有所侧重。比如即食玫*膏,如果顾客群以年轻未婚女性为主,可以强调活血、预防痛经作用;如果年轻已婚妇女较多,可以强调其活血美容;如果面对风湿患者,则重点强调止痛作用。

 

3.突出安全不能忘

值得一提的是,安全性也是即食中药的一个亮点。比如无糖型的黄*糕,店员可以向顾客详细说明其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卵磷脂,常食黄*糕可以有效补充蛋白质和预防中风和脑梗塞等。

由于购买即食中药的消费者一般都没有患急性病,或者病情已经被控制住,因此,店员在介绍功效和安全的基础上,应突出该商品的方便性和口味,最好能详细讲述一下如何食用、入口前是什么气味、入口时是什么样的感觉等,诱发潜在顾客产生尝一尝的欲望,必要时可采取试吃措施,使顾客在功效的吸引下,逐步形成食用习惯,从而扩大即食中药的市场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