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越多,选择越困难,占领一个个的小行业,你才能做大。
有没有发现,我们很多润滑油企业面临着一个悖论:产品线越来越多,按说,应该是销量和利润要同步增长才对,毕竟,很多产品应销售人员和经销商的要求增加的,为什么做出来的产品,并没有他们说的那样大卖呢?
做老板不容易,每次开会,销售人员都会说,某某企业的某款产品做的不做,包装漂亮,价格还高,如果我们也上这样的产品,一定会大卖;经销商也会拍胸脯说,自己调研过了,你们只要生产出2L装的某某机油,或者60L的包装来,我保证每月给你卖到10万+。几次三番后,老板扛不住压力和诱惑,就上了他们要求的产品,可投产后,经销商却小心翼翼的订上万把块的货后,就没有了回音,一问,说不好卖。
然后,企业就又多了一个产品线,库房也多了库存。可产品出来 ,不能说把包装耗材扔了吧,咬咬牙,就坚持了下来,然后,新的产品手册上,就多了一些产品。就这样,一年,两年,很多企业的产品就成八国联军,各种包装桶形,各式容量规格,产品五颜六色,财务报表上来,发现销量几乎没有变化,新产品销量确实增加了,可老产品却下滑了,尤其是利润,更是滑坡。
怎么事与愿违呢?
不奇怪,销售人员最喜欢的是:价格比别人低,包装比别人漂亮,提成别别人高;经销商也是,如果新产品没有卖点,他只会和对手比价格,价格放低了,利润就减少,怎么办?给厂家伸手要。厂家不敢得罪经销商,给政策,给折扣,新产品很快就价格穿底。最后,新产品也没有利润空间,老产品还在继续销售,哪个也不能砍掉。
可企业的物力、财力、人力有限,想针对某款产品做推广,可做其它产品系列的经销商又不干,只好雨露均沾,每款产品都撒胡椒面,但杯水车薪,无法推动市场。企业着急,可却没有办法,其实,做企业,更多时候是坚持,而不是追逐热点。要把握趋势,市场上产品千千万,如果你什么产品都做,就意味着和对手全面竞争,这个时候,别说我们中小企业,就是国际大品牌,也无法做到。
我们需要从某一点上寻求突破,比如从汽机油,从快修店切入;或者从柴机油,从长途运输车队下手。当某个市场,你深入耕耘后,就会发现,一些不知道的行业,润滑油用量大的吓人。你知道一些企业或银行门口,会有石狮子或者其他装饰品,不多,但专门拖石像的运输公司,在厦门就有5家,车辆最少的都有60多台,总计有500多台,每月用300来件润滑油,金额大约是10万。如果你有心,你还可以挖掘专门运蔬菜的、冷冻食品的、饮料、钢材的,每个小行业的润滑油用量,都能养活一个经销商,当你做下几个小行业时,你的销量还小吗?
当你贪大求全时,实际上没有市场根基,唯有减少产品,聚焦市场,才能真正的拥有用户,获取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