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谈论了CEO面临的场景之一——定战略,接下来继续讨论CEO的第二难——人的问题。
(1)人的问题,大矣哉
我问询了某创业型科技企业的董事长兼CEO,他目前面临哪些主要的组织痛点,他列举了如下几点:
(1)找到合适的人(认同感、冲劲、专业能力、人品、包容力、管理能力等);
(2)信任关系建立,如何做到重要资源如果给到信得过的人,不丢失;
(3)各种体系的建立,实现内部高效运转,以及如何把不同想法的人捏合在一起,上下同欲。
他描述的这几点,非常朴实,具有“触摸感”。这几点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关于人的问题。在解决了战略的问题后,人就成为最关键的因素了,因为有了合适的人,战略才能被启动与落地。没有合适的人,战略只能被“雪藏”着;没有合适的人,战略的落地一定会失败。该CEO描述的几点,是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的。
第一点,是找什么样的人一起合作;
第二点,是找到了人,如何开始初步的磨合;
第三点,是如何让不同背景、来源的人有效协同。
针对这几点,下面分别做出解读,并提供具体的解决思路。
(2)选对人:起点即终点
第一点,找什么样的人,至关重要。
起点即终局,出手即成败。你找了什么样的人,就会收获什么样的结果。
一个组织能不能成功,你只要看这个组织的一把手就可以了。有时候,我很感慨,有些企业太不会选择高管了。我接触到某企业的一位高管,入职已大半年了,从我见到他的第一面开始,我就判断他不是可以“成事”的人,因为他身上的某些特质是难以“成事”的,比如:方向不明确、没有结果导向、不聚焦、做事不闭环。这位人选,其实用十几分钟就能判断日后成败,但公司录用了他,并浪费了两年时间,才最终决定“分手”;但这两年来,业务几乎“颗粒无收”,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看人有着颇深的门道,会看人的人,往往能穿透表面的“华丽光鲜”,直透本质,从底层思维、深层特质上解构、判断这个人是否合适。
对CEO来说,首先需要明确选人的标准,其次需要有看人的“高手”。很遗憾,很多企业CEO,由于背景过于偏重业务,缺乏在“人”方面的识别力、判断力,导致“一朝选错、满盘皆输”,浪费的是时间、成本,更有市场机会。合适的人,特别是高管,一定是价值观、理念、底层思维趋同,业务能力与经验匹配,职业素养、自驱力、驱动他人能力俱佳的人。其中价值观、理念、底层思维的趋同是最为关键的,如果不同,就相当于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
对于CEO来说,破局的最佳方法,就是找一个识人经验丰富的CHO,帮助解构企业深层次的人才需求,并识别、甄选合适的人加盟。或者有另一种方式,就是CEO本身通过多次“试错”,去逐渐摸清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领悟到选人的“普适”规律,然后选人的成功率会得到提升,但这个摸索的时间可能很长。我们要永远相信“专业”这个东西,术业有专攻,要相信并借助“明白人”的力量。
(3)先把底层“土壤”建设好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信任与磨合的问题。这个信任关系的建立,是有一个“时间窗”的,“时间窗”一般只有三个月,错过了再建立几乎不可能。所以,新的管理团队一定要先“通气”,把底层的“气”先通了,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基础,再去谈具体的事情。
这信任,相当于“土壤”,没有足够厚度的“土壤”,在一片水泥地上,是种不起任何东西的——无论是小草、花,还是树木。所以,在组建了新的管理团队后,第一阶段要做的事情,就是信任的基础构建。HR长期主义者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帮助CEO构建好这个基础。
在开始的阶段,CEO与新的高管成员“非正式”的沟通,应多于“正式”的沟通;情感沟通的比例应大于事务沟通的比例;“务虚”的沟通应多于“务实”的沟通。具体方式上,HR可以为CEO与高管团队组织“闲谈会”、团建活动等;高管团队成员应该多喝几顿酒、多搞一些户外活动(比如高强度的拓展活动),在一些相对“极端”的环境下,更能促进情感的加强。CEO要注意,不要心急火燎、急哄哄的“上事情”,然后是各种直截了当的沟通,甚至是有压迫感的沟通,这很可能把底层的基础给永远的破坏了。
HR长期主义者应提醒CEO,多一些了解新入职的高管,与他们的沟通上多投入一些时间,对他们多一些关注、认可与支持,这比什么都重要。
(4)统一管理原则,抓好“知识沉淀”
关于前面某创业型科技企业的董事长兼CEO所提的第三点:如何捏合各种不同想法的人,并帮助他们建立好业务运作体系。这点可以说是最难的。难在统一各种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管理语言、沟通风格。如果把这个难关过了,可以说是完成了人的工作的80%。
我在很多实际案例看到的情况是,新组建的管理团队,在9-18个月的周期内,管理团队裂缝凸显,甚至全面崩溃的概率是非常高的,高达70-80%。那么,HR长期主义者如何帮助CEO及高管团队度过这个“死亡期”?
首先,HR要帮助CEO的统一思想。统一思想的前提是CEO要建立足够的威信,并且明确内部沟通、决策、管理的原则,使管理团队对CEO的管理原则、要求极为清晰,让大家都知道CEO在处理事情、决策事情的基本原则、要求是什么。 CEO要通过关键事情的处理,去强化自己的管理原则。在此过程中,很多关键事件的处理,以及通过这些关键事件明确公司的管理原则,是需要HR去完成的。
另外,HR长期主义者要提醒与协助CEO,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与处理事情,以使CEO的“公心”(公平之心)要深入人心,得到管理团队成员的充分认同。这是大家认同、信服、拥护CEO的基础。HR长期主义者在有些必要场合,还要提醒CEO,不要急着干预跨部门管理者相互之间的沟通、矛盾。特别是那些需要当事人相互沟通、协同的场景,尽量让当事人之间先进行沟通解决,如果确实解决不了,再上升到自己这里。因为协同能力是需要通过磨合、碰撞,在阵痛中培养起来的,如果一开始没有经过这个阵痛的阶段,错过了最佳的时间窗,可能永远不能形成协同的能力了。
我看到过有一家企业很“畸形”的沟通路径,就是一级部门负责人要解决跨部门沟通的问题时,都是“向上”先找自己的分管领导,然后由分管领导去“压”别的一级部门负责人,这种“三角形”的沟通方式,永远都是“拐个弯”去解决问题的“非常规”路径,会让别的一级部门负责人很不“爽”,导致双方矛盾渐生,积怨越来越深。
下面谈一下HR如何帮助CEO建立运作体系的问题。
首先,应要求新来的管理者,第一项工作是建立该业务领域的“全景图”与框架,以及年度重点工作。
这是定方向的问题,方向未定,不宜马上深入到“点”上的事情,这样会模糊了“战略焦点”。
其次,要不断强调各部门进行知识沉淀,要及时把业务中积累的经验、教训沉淀为“产品”。这个“产品”可能是对内部的,也可能是对外部的,它具有一定的“封装性”,是可以对外做标准化交付的。它可能是一个方案,也可能是一个制度、流程等。除了各部门本身的体系建设,跨部门的运作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基于项目的运作机制(包括各部门如何分工、协作,如何考核与激励分配等)。这个层面,需要HR协助CEO成立跨部门的流程建设委员会,以CEO挂帅,强力推进公司一级流程(跨部门)流程的建设。这是公司的“龙脉”,务必不遗余力的建设好。
总之,HR长期主义者应不断影响、推动CEO,充分投入时间、精力于“人”的身上,因为成亦在人,败亦在人。牵好“人”这个“牛鼻子”,企业才能走得顺,组织才能顺畅运转,CEO才能腾出时间与精力去谋划更长远的事情。也只有这样,CEO也才是真正的CEO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