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讲的这些,都是物理世界关于动、静两种状态的感觉,那么,下面一句“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又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神也”,说白了,就是指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思维、我们的心意识状态。更进一步说,就是指我们精神的当下状态。现在就是当下,我们大家都在当下,当下就是“神也”!
比如说我们去参禅打坐,坐在那里观察自己的精神状态,就会发现我们的精神里面,确实是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基本上没有断过,它一直是在运动着的,一直不断地生灭。但是呢,我们还会发现,在这个不断生灭的过程当中,有一个东西,它没有动!什么东西没动?就是你看见、你知道这个念头在不断生灭、不断变化的这个东西,它是没有动的。
我们人从出生到现在,在这个生老病死的过程当中,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在不断地变化,细胞不停地生生灭灭,都不知道转了多少轮回了。如果单从物质肉体的角度讲,我们从生下来到现在,完全是两个人了,甚至换了数十个、上百个都有可能。从精神内容上来说,我们刚生下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晓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哦,小学毕业了,初中毕业了,高中毕业了,大学毕业了,学了很多这样那样五花八门的东西。但是进入社会后,几十年以后回想起来,咦?很多东西都忘完了,都找不到了;不过,又有很多新东西装了进来。这个精神里的东西也都不晓得换了多少遍。总之,从物质的身体到精神的内容看,现在的自己与初生时的自己,早已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人了。
但是,为什么我们自己觉得我还是我?为什么我知道这个是我,而不是别人?那么,这里头肯定就有一个没有动的东西存在。那么,什么东西没有动?就是我们这个精神的主体没动!动的都是内容,变来变去的都是精神的内容。我学了什么,我脑袋里面认识了这个人,忘记了那个人……等等这些,都是内容在不断变化。但是,我们精神的主体,知道今天我们忘了什么东西,知道今天我得了什么东西,知道吃饭睡觉、拉屎撒尿等等一切的这个主体,它根本就没有动过!所以,我们一方面能感觉到动,另一方面又感觉到不动;同时你能感觉到静,又能感觉到不静。你说精神中念头纷纭吧,可知道还有一个不动的在;你说这个是不动的吧,可以一切起心动念都从这里来的。如果我们能当下体会到这种状态,当下就能感觉到什么是“神也”。
周敦颐先生这里所提出来的“神”,不是基督教所认为的神、上帝,也不是中国人一向认为的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天上的神仙。在这里,它就是指我们精神的本体。这个本体什么?就是佛教所说的真如、佛性,这个东西是“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的,世上也只有这个如如不动的东西,堪称“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