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李贽年谱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嘉靖元年

1522年

世宗朱厚熄去年四月即位

二年

1523年

画家、文学家唐寅死

三年

1524年

定“大礼议”,以兴献王为“皇考”

五年

1526年

书法家、文学家祝允明死

1

明世宗嘉靖六年

1527年

(阴历)十月二十六日生于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泉州市)

父李白斋,塾师;母徐氏;继母董氏

2

七年

1528年

思想家王守仁(阳明)死,时年57岁

3

八年

1529年

古文作家李梦阳死,时年58岁

4

九年

1530年

十一月,更定孔庙祀典,定孔子谥号为“至圣先师孔子”;都御史汪鋐献佛朗机铳

  续表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5

十年

1531年

监察御史傅汉臣请行一条鞭法

6

十一年

1532年

母徐太宜人去世,同年李世达、周思敬生

7

十二年

1533年

随父白斋公读书、歌诗和习礼文

六月,妻黄氏出生

8

十三年

1534年

随父白斋公读书

耿定理出生

9

十四年

1535年

随父白斋公读书

出租壕镜(澳门)给葡萄牙通商

10

十五年

1536年

随父白斋公读书

五月,世宗崇尚道教,拆毁佛殿、佛像、佛骨,建皇太后官

11

十六年

1537年

随父白斋公读书

诏罢各地私创书院,妻父黄朝死

12

十七年

1538年

试作《老农老圃论》对孔子进行批评,得到老师、同学夸奖

《老农老圃论》

世宗诏示天下。“惟朱熹之学醇正可师,祖宗设科取士,经书以朱子传注为主。”同年刘东星生

13

十八年

1539年

随父白斋公读书

二月,册封皇太子,封载垕为裕王,载训为景王。从本年起,世宗不亲朝政

14

十九年

1540年

由 治 《易》《礼》改治《尚书》作为参加科举考试的“本经”

学者王艮(心斋)死,时年58岁。同年焦竑生

  续表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15

二十年

1541年

续治《尚书》

河南道御史杨爵上言被杖死狱中,同年耿定力(耿定向三弟)生

16

二十一年

1542年

入府学读书

九月,梅国桢生

17

二十二年

1543年

参加泉州府学考试,考中秀才

二妹生,后嫁与苏存淑

18

二十三年

1544年

参加福建省乡试,未中

泉州大早,民饿死者载道

19

二十四年

1545年

在府学读书

20

二十五年

1546年

开始外出谋生,在青阳教书为业

离家谋生,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

21

二十六年

1547年

与黄氏女成婚,是年黄氏15岁

倭寇扰浙江沿海,严厉海禁,不许通番贸易

22

二十七年

1548年

继续糊口四方

海寇滋扰沿海浙、闽等地。邓豁渠入鸡足山

23

二十八年

1549年

继续糊口四方

沿海倭患大炽。张居正任翰林院编修。友人庄国桢考取举人

24

二十九年

1550年

继续糊口四方

鞑觛在京郊焚掠八月,史称“庚戌之变”;此年汤显祖生

25

三十年

1551年

继续糊口四方

许多士人弹劾严嵩遭廷杖或受贬

  续表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26

三十一年

1552年

参加福建乡试及第,考中黄昇耀榜举人。因家贫,要求选官,暂不参加进士考试

倭寇猖獗

27

三十二年

1553年

春,在京参加会试,不第归

罗汝芳、周思久考取进士

28

嘉靖三十年

1554年

家居,婚嫁弟妹,七月,长女生

北京讲学之风大盛,大会聚至千人。倭寇猖獗

29

三十四年

1555年

长子因病去世,伤感特甚

山西、河南发生地震,死83万余人。同年书画家董其昌生

30

三十五年

1556年

在京参加会试,又不第,任河南辉县(共城)儒学教谕

因崇拜宋儒邵雍而到辉县就职,自称“百泉居士”“温陵居士”,认识邓石阳。同年,耿定向考取进士

31

三十六年

1557年

在辉县教谕任上

葡萄牙在澳门设租界,开始窃据澳门

32

三十七年

1558年

在辉县教谕任上

三月,辽东大饥,人相食。倭乱猖狂

33

三十八年

1559年

升至国子监教博士,官迁南京,数月后李白斋去世,回乡守制

文学家杨慎(升庵)死,年72岁。画家文怔明卒

34

三十九年

1560年

抵家不顾丧服在身,守城抗倭

“倭乱”大作,家人“昼伏夜行”,半年后返乡。二月,袁宗道生

  续表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35

四十年

1561年

居家服丧。倭寇围城,率弟侄守备,参加守城抗倭

参与反倭寇的战斗,叔父被掠,好友因救其父尸庄用晦死于贼寇。泉州大疫。邓石阳考取举人

36

四十一年

1562年

三年服丧毕,携全家逃泉州来到北京补官,以逃倭乱、饥荒与瘟疫

《赴京留别云松上人》《宿吴门》《荔枝传》

首辅大学士严嵩去位,徐用检、李材、庄国桢考取进士。本年,马经纶生

37

四十二年

1563年

候补十个月没有官缺,于冬家断炊十几天,大饥当塾师假馆授徒

海盗林道乾被赶入澎湖。李贽曾称赞其有识、有才、有胆。周思久贬河南裕州

38

四十三年

1564年

任北京国子监博士,未几,次子病亡,祖父李竹轩去世,奔丧南归,为省差费安置妻女于辉县,买地耕种,妻甚怨

在国子监任内,仍与祭酒、司业(高仪、王希烈、万士和)意志不合,有矛盾,同年焦竑等考取举人

39

四十四年

1565年

二女三女因饥荒折磨而相继病死于辉县

严嵩败,邓材林(石阳)拨俸解囊救济李贽以种田织布为业的妻女。仲秋王东厓受耿定向邀请到南京讲学

  续表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40

嘉靖四十五年

1566年

服阙,赴河南接妻女入京,补礼部司务,自此治《老子》,为友人李逢阳、徐用检所诱,开始研究王(阳明)学,同年,自号“宏父居士”

《途中怀寺上诸友》《富莫富于常知足》等

二月海瑞上疏:十二月世宗朱厚熜服丹中毒死.穆宗朱载垕即位,因犯朱载垕讳,遂改名李贽。耿定向在南京创立“崇正书院”,聘焦竑主持

4l

隆庆元年

1567年

潜心治学问道,自此专治《老子》。始崇信佛道。阅读《金刚经》

张居正入阁,任礼部右侍郎

42

隆庆二年

1568年

在礼部司务任上

李逢阳考取进士,授礼部主事,遂与李贽成为至交。袁宏道生

43

隆庆三年

1569年

本年认识焦竑

周思久建辅仁书院,聚士讲学

44

隆庆四年

1570年

厌京师浮繁,改任南京刑部主事,后至刑部员外郎,结交焦竑、李真如、祝世禄等,并参与王溪、罗近溪及王心斋之子王东崖的讲学活动。因思“白斋公”,自号“思斋居士”

《会期小启》《读刘禹锡金陵怀古》

此年袁中道生

  续表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45

隆庆五年

1571年

在南京刑部员外郎任上。长甥苏懋祺生

《赠周山人》

耿定力中进士

46

隆庆六年

1572年

初识湖广黄安人耿楚倥,遂成至交。并想望其兄楚侗耿定向,并阅读王畿、罗汝芳书籍

五月穆宗死,六月神宗朱翊钧即位,是为神宗(时年十岁)。张居正为首辅。本年周安披剃为僧,法名定林

47

页历元年

1573年

认识王畿、罗近溪并研读其书

本年秋,何心隐至黄安,访耿定向兄弟。次甥苏懋祉生

48

万历二年

1574年

师从泰州学的创始人王艮之子王东崖论学,潘士藻、祝世禄访问李贽。与焦弱侯一起刻印《太上感应篇》并作序。同年又刻印苏辙的《解老》,结交王畿、罗汝芳

《太上感应篇序》《四勿说》《与焦弱侯》《读史》数十篇。《子由解老序》

冬,入黄安天中山,会见僧定林。此年冯梦龙生

49

万历三年

1575年

在执政期间与长官谢登之、赵锦、董传策、汪宗伊意见不合

写作《读史》三十篇,成为《藏书》“序曲”。另外作《老子解》《挂剑台》

张居正上疏,斥游侠之士

  续表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50

万历四年

1576年

由南京刑部员外郎任云南安知府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四首

汤显祖游南京,结识李贽

51

万历五年

1577年

入滇上任,经湖广黄安见耿定理,初识耿定向,有弃官留住之意,经劝上路,女儿女婿留住耿家,途经贵阳龙里驿,见罗近溪。在任修庙讲学

《题关公小像》《关王告文》

张居正父死,夺情任职。姚安陶珽从李贽学。骆问礼由南京兵部郎中出任云南布政司右参议,信奉程朱而反对李贽讲学

52

万历六年

1578年

结识顾养谦。情谊颇深。在姚安知府实行无为而治,修筑“连场桥”,建“关明宫”,创建“三台书院”。在滇结识李元阳(中溪)

《光明宫记》《卓吾论略》《念佛答问》《六度解》《青莲寺》等

同年,骆问礼在思想上与李贽严重冲突,一个崇尚阳明学,一个崇尚朱子学。在李贽看来,其是“作意害我”。张居正父卒,士人上疏论张“贪位忘亲”先后贬谪耿定向派人檄谕柬埔寨擒拿海盗林道乾

53

万历七年

1579年

在姚安知府任上

《送郑大姚序》

诏毁天下书院64处。学者何心隐被湖广巡抚王之垣以“妖逆”为名害于武昌

续表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54

万历八年

1580年

知府任满,三月告归,七月离任。游滇中鸡足山等地

《论政篇》《高同知奖劝序》《李中溪先生告文》《与焦弱侯》等

在姚安知府期间,与上司巡抚王凝和骆守道发生矛盾与冲突。结识顾养谦。此年,李元阳卒

55

万历九年

1581年

寄居黄安耿定理天窝书院,结识周思敬、周思久、梅国桢、梅国楼、梅澹然、杨定见,焦弱侯年终由南京来访,饮十日而别

《寄焦弱侯》《提纲说》《与焦弱侯》(二、六、七书)《来、老子解序》等

全面推行“一条鞭法”。与龙潭僧深无念相遇。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抵广州

56

万历十年

1582年

自此潜心著述。春应周思久之约来麻城龙湖

《庄子解》《与焦弱侯》(三、八、十书)《读南华》等

六月张居正病死。本年,耿定向丁忧在家。发生“钱塘民兵之变”。《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卒

57

万历十一年

1583年

寓居黄安天窝,为邓豁渠的《南询录》写序。与耿定向观点分歧逐步公开化

《王龙溪先生告文》《杂说》《读律肤说》《李生十交文》等

追夺张居正官爵。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袭封指挥使,以遗甲十三副起兵。学者王畿(龙溪)死,在龙湖设位以祭。耿定向著《译异编》

58

万历十二年

1584年

与耿定向思想相左,与吴少虞关系交恶。十月到麻城,因无馆住宿又回黄安

《答耿中丞》《又答耿中丞》《读史》《解老》《哭耿子庸四首》《耿楚倥传》《何心隐论》《答骆副使》等

籍没张居正家,七月耿定理死,焦竑父去世。耿定向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屡次来信责怪李贽教坏他家弟子

  续表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59

万历十三年

1585年

因与耿定向发生矛盾,移居麻城周思久女婿曾中野家,又得周友山介绍,以智慧禅定为教导之师。与邓石阳论战。在黄安迁妻女回闽

《复灯石阳》《与耿司寇告别》《南询录序》《与焦弱侯》《又答石阳太守》《答耿中丞论淡》《哭承庵》

曾承庵病逝。耿定向升刑部左侍郎

60

页历十四年

1586年

定居麻城维摩庵,欲与周柳塘同去南京参学,因病未成。邓鼎石为麻城县令,设坛讲学,周柳塘、耿定向欲立邓鼎石为会长,遭李贽抵制,耿、李冲突深化。学界、政界分两派,互相争执

《答耿司寇》《童心说》《与焦弱侯》《复邓鼎石》《与焦弱侯》《寄答留都》

耿定向写《与李卓吾》与李贽争论

  续表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61

万历十五年

1587年

秋.李贽遣家眷回泉州,李自称自己是“流寓客子”。桂儿不幸溺水身亡。亲帅众僧拜访一常年供奉的嫠妇。遭耿定向等流言蜚语所伤

《哭桂儿》《与耿司寇告别》《复京中友朋》《因方子及戏陆仲鹤》《与焦从吾》《答李真如》

是年,利玛窦到南京。泰州学派王襞卒

62

万历十六年

1588年

李贽与梅国桢初次面晤,削发为僧,遭耿定向污蔑弹劾。目为“异端”,由麻城维摩庵迁至龙湖僧无念的芝佛院

《初潭集》《藏书》《何心隐论》《答邓明府》《题孔子像于芝佛院》《五死篇》《哭黄宜人》《夫妇论》等

闰六月初三,妻黄宜人去世。罗汝芳卒。时年74岁

  续表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63

万历十七年

1589年

夏祝世禄来会见李贽。山人(商人)黄生来访李贽。湖北黄梅人汪可受(号静峰)慕名来访李贽

《罗近溪先生告文》(选编)、《坡仙集》《初潭集》《与众乐乐卷》《与庄纯夫》《答周柳塘》《又答京友》《为黄安二上人三首》等

焦骇中进士第一。大力推广李贽学问。雒于仁言神宗患“洒、色,财。气”四病

64

页历十八年

1590年

秋,会见从公安来访的袁宏道。《焚书》出版,受到祝世禄、袁宗道、梅国桢、汤显祖等高度评价。但是耿定向十分恼火。勾结官府驱逐李贽

自刻《焚书》《老苦》《藏书》中若干论著也问世。《与曾中野》

文学家王世贞死,周思久卒。时年黄安大疫,死亡四万余人。耿定向写作《求儆书》。刘东星派其子刘用相向李贽学道

  续表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65

万历十九年

1591年

袁宏道来访,带李贽至武昌,被耿定向门徒以“左道感众”围攻武昌黄鹤楼下,受到湖广布政使刘东星的“庇护”,两人相见恨晚。刘称李是“活佛再现”。李写信给周友山希望与耿氏和解

《答周友山》《赠袁宏道》《与周友山书》《与杨定见》《与马伯时》《答刘晋川》等

朝命努尔哈赤升任都督,蔡毅中《焚书辨》出版,耿定向写《求儆书后》,攻击李贽。日本大封建主欲侵略朝鲜与明朝。汤显祖上《论辅臣科臣疏》,遭贬

66

万历二十年

1592年

在武昌批点《水浒传》。夏。会见袁中道。曾大病一场。袁氏三兄弟到此。批注《坡仙集》。拟与耿定向和解

《忠义水浒传序》《却寄》《与周友山》《复澹然大士》《忠义水浒传序》《二十分识》《与焦弱侯》《与杨凤里》等

宁夏致仕副总兵官哱拜等反叛,旋破。日军侵入朝鲜,入琼。援朝抗倭历经七年捷

  续表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67

万历二十一年

1593年

春,自武昌回到麻城龙湖。夏,在龙潭会见三袁,建屋塑佛,并与梅国桢家族中妇女谈佛。秋,在沈铁调停下与耿定向实现和解愿望。制定芝佛院僧规

《柞林纪谭》《袁中道编》《题孔子像于芝佛院》《观音问》《戒众僧》《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列众僧职事》等

文学家、书画家徐渭死。杰出药学家李时珍卒

68

万历二十二年

1594年

寓居麻城龙湖芝佛院。麻城一些人勾结官府发难李贽,扬言拆毁芝佛院。汪本钶来龙湖问学

《穷途说》《三叛记》《复丘长孺》《与周友山》《答周友山》等

顾宪成在无锡修乐林书院高僧深有、徒弟怀喜及小沙弥杨道无故而逃

  续表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69

万历二十三年

1595年

史巡道扬言将李贽驱逐出麻城,在朋友的调解下作罢。詹轸光、瞿汝稷来访李贽。刘东星之子刘用相邀李贽去山西,未成。后受约至黄安会见耿定向。双方再次和解

《豫约》《观音问》《与耿克念》《与马伯时》《朋友篇》《耿楚倥先生传》《八物》等

利玛窦《交友论》《天实主义》在南昌编辑出版。耿定向之子耿克年邀李贽到黄安,曾被婉拒同年,马经纶上任河南道监察御史

70

万历二十四年

1596年

秋,赴山西沁水依刘东星

《读若无母寄书》《答友人书》《读书乐》《读孙武子十三篇》《夜半闻雁》四首、《豫约》《党籍碑》《读升庵集》等

遣宦官赴各地开矿,税使四出,日军再侵朝鲜,六月,耿定向卒,年73岁

  续表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7l岁

万历二十五年

1597年

麻、黄一带有人扬言欲杀李贽。焦竑分剖乃止。夏,赴大同,依梅国桢,九月抵达西山极乐寺。冬。汪本钶至京寻访李贽

《明灯道古录》《孙子参同》《净土诀》《鬼神论》《答李惟清》《与弱侯》《解经文》《哭怀林》等

好友周友山去世,焦竑主乡试被弹劾,贬谪福州同知。秋,怀林卒

72岁

万历二十六年

1598年

经运河与焦竑竑舟南下,见何泰宁。住南京永庆寺

《老人行》《永庆问答》(余永宁、吴世怔编)《过聊城》《坡公年谱》《龙溪先生文抄序》等

汤显祖完成《牡丹亭还魂记》。丰臣秀吉死,日军撤军。焦竑辞官。本年,西班牙传教士庞迪我来华

  续表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73岁

万历二十七年

1599年

寓居南京永庆寺。与众人研读《易经》。两次会见传教士利玛窦。前往江西会见汤显祖

印发《藏书》《易因》《复澹然大士》《与焦弱侯书》等

利玛窦《二十五言》出版,冯应京为之作序。焦竑、刘东星、梅国桢、祝世禄、方时化、耿定力为《藏书》作序

74岁

万历二十八年

1600年

三月,赴济宁刘东星漕署。马经纶来会。再见利玛窦。秋,回麻城龙湖。偶愚诸人诬李贽为“说法教主”,欲递送回籍。冬。冯应京火烧佛院,拆毁藏骨塔,闻檄被驱。避河南商城黄蘖山。十月.马经纶来楚问《易》

《释子须知》、编《阳明先生道学钞》及《阳明先生年谱》《圣教小引》《与友人》《说法因由》等

各地反抗税使。十二月,武昌民变,税民围攻税监陈丰。袁宗道卒,年41岁

  续表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75岁

万历二十九年

1601年

二月,马经纶定居北通州。约汪可受,会见潘丝。到北京极乐寺完成《续藏书》

《释子须知序》《言善篇》

马经纶写信给冯应京,驳斥谣言,为李贽辩护。春,武昌汉阳民变,陈丰逃匿,其党人16人被投入江。苏州、江西等地发生民变。刘东星死。利玛窦买通中官马堂,入京献物,留住京师进行传教活动

76岁

万历三十年

1602年

在通州。完成《续藏书》,患病,卧榻完成《九正易因》。闰二月,被秉承首辅沈一贯的张问达弹劾,逮入锦衣卫狱,马经纶为其辩诬申冤。三月自刎,葬于通州马家庄,由弱侯题写《墓碑》

《九正易因》《系中八绝》《系中忆汪鼎甫南还》《李卓吾先生遗言》等

诸友人作诗文悼念李贽,如方沆《纪事十绝》、周汝登《吊李卓吾先生二绝》、方时化《感愤》、陶望龄《祭李卓吾先生文》、西陵同志《拜忏功德疏》、王铎《吊李卓吾墓》、汪本钶《哭李卓吾先师告文》、佘永宁《李卓吾先生告文》、吴从先《李秃翁赞》、焦竑《追荐疏》等

  续表

年龄

纪年

生平

著述

背景

皇历

公元

万历三十六年

1608年

袁中道撰成《李温陵传》

万历三十七年

1609年

李贽《枕中十书》在密云县三教寺发现

(王维俨刊)《续藏书》

万历四十年

1612年

余永宁编《李卓吾先生遗书》

万历四十六年

1618年

汪本钶编《续藏书》

天启五年

1625年

毁天下书院,再禁毁李贽著作

注:此年谱是由李军学博士根据《李贽年谱考略》(林海权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李贽传》(鄢烈山、朱健国著,时事出版社,2003年)等著作的基础上综合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