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财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构成,这几张报表分别反映经济主体的不同方面,乍一看它们之间相互独立,自成一体,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在这几张报表中,资产负债表是根本,其他报表是资产负债表一些项目的扩展延伸。如果把资产负债表看作鸟的身体的话,其他报表就是鸟的翅膀,现行会计报表是个一体多翼的体系。
财务报表最早出现在中国。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770年间的《周礼》中记载,“司会主天下之大计。计官之长,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当时掌管全国会计的官员即要求地方政府定期呈报日报、月报、年报,这些就是早期的财务报表。就复式记账下的财务报表而言,它经历了单一表式、两表式、三表式、四表一注的演进历程。
资产负债表是最早出现的财务报表,大约起源于16世纪,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都处于主导地位。
资产负债表实质上是对静态会计等式的细化。复式记账记录的是经济业务发生后对六大会计要素的影响,不论何种经济业务,其发生都不会改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关系。如果我们把一家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分左右两边列示出来,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资产负债表。但是,这样的资产负债表过于简单,不便于报表使用者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比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具体由哪些项目构成没有反映出来,因此,就需要把它们做一定程度的细化,然后再把资产列示在左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列示在右边,左右两边的合计仍然相等,这就成了真正的资产负债表。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化的资产负债表来了解其大概结构:
表10.1 资产负债表(简表)
编制单位: | 20××年12月31日 | 单位:万元 | |||
资产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货币资金 | 应付账款 | ||||
应收账款 | 短期借款 | ||||
存货 | 长期借款 | ||||
流动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
固定资产 | 实收资本 | ||||
无形资产 | 资本公积 |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未分配利润 |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
资产总计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 |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编制时点的财务状况,将其与期初数据对比,可以得出各类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情况。比如,用2023年12月31日的未分配利润减去2023年12月31日的未分配利润,即可得出2023年未分配利润的增加数,在当年没有进行利润分配的情况下,这个增加的金额就是2023年获得的利润。因此,通过资产负债表不同期间的数据对比,是能够了解一个经济主体在相应期间的经营情况的。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只能得到经营情况的大致情况,很多细节无从知道。
非经济方面的资产负债表也是类似的,以一个人的健康财务报表为例:如果只编制资产负债表,我们只能看到他在某个时点的身体和心理一些项目的健康状况,但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却无从得知。
19世纪中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分离,企业投资人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但迫切需要了解企业经营的盈亏情况。在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下,单凭对比计算期末所有者权益与期初所有者权益来计算盈亏已经不够。另外,所得税法的发展也要求企业能够计算准确的收入和费用情况,利润表应运而生。到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已经有很多企业在编制利润表了。
利润表的编制原理是“利润=收入-费用”这个动态会计等式,它反映了企业在一段期间的经营成果。我们把收入、费用、利润三个数据分别列示出来,就可以看作是最简单的利润表。但是,这三个动态会计要素还有一些具体构成项目,通过动态会计等式反映的最简单利润表无法显示其构成情况,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细化。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化的利润表来了解其大概结构:
表10.2 利润表(简表)
编制单位: 20××年 单位:万元
项目 | 本期金额 | 上期金额 |
一、营业收入 | ||
减:营业成本 | ||
税金及附加 | ||
销售费用 | ||
管理费用 | ||
财务费用 | ||
资产减值损失 | ||
加:投资收益 | ||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 ||
加:营业外收入 | ||
减:营业外支出 | ||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 ||
减:所得税费用 | ||
四、净利润(净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
由于利润是属于投资人的,利润表项目的变化最终会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相应内容,在不考虑提取盈余公积等事项时,主要体现在未分配利润的变化上,即,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因此,我们可以把利润表理解为对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变动额的扩展细化。
如果给一个人编制健康利润表,我们就能够看到他在健康方面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情况,比如,他可能在肌肉健康方面因为积极锻炼取得了一些利润,但在心肺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由于环境污染和焦虑等原因出现了一些亏损,这些变化都会最最终体现到他的健康资产负债表中,对他的健康所有者权益产生一个综合的影响。
企业经营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后,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筹资手段开始多样化、复杂化,投资活动也变得频繁起来。筹资和投资活动同样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不能反映这些活动带来的资金变动过程,于是现金流量表出现了。
企业的资金变化可能由三类情况引发,一类是日常经营活动,一类是筹资活动,还有一类是投资活动。虽然通过对比资产负债表中期末与期初货币资金变化可以了解企业的资金增减情况,但却无法知道是哪类活动的影响,每类活动的影响分别有多大,通过现金流量表则可以把这些信息详细揭示出来。我们可以把现金流量表理解为对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变动情况的细化说明。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存在以下关系: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之差=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净增加
其中,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很多情况下就是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
另外,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还有一些更复杂的内在联系,比如,利润表中的净利润通过加减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应付等项目可以得出现金流量表中的项目金额。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化的现金流量表来了解其大概结构:
表10.3 现金流量表(简表)
编制单位: 20××年 单位:万元
项目 | 本期金额 | 上期金额 |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 ||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随着公众公司的大量出现,人们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越来越高,财务报表后来又发展为目前的四表一注形态,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构成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的当期增减变动情况,是对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部分的延伸细化。
财务报表附注是对前面四表的补充说明,与四表列示的项目相互参照,方便报表使用者更好的理解财务报表。可以说,附注是对四表的进一步延伸,其依附四表而存在。
由此可见,资产负债表是根本,其余三表及附注都是由它衍生出来,财务报表是个一体多翼的构成体系。如果把财务报表体系看成一株树的话,资产负债表就是树干,在树干上延伸出的枝杈就是其他几张报表,各张报表中的数字就相当于这株树的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