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保华老师在他的大作《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中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很有寓意,充分展现了流程制度在设计的时候需要遵从的利他性理念。摘录如下:
七人小团队,各人私利但相互平等,要在没有称量用具的情况下分食一锅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大家献计献策,先后设计了以下五种分粥制度:
制度一:指定或推荐一人负责分粥。但权力导致腐败及风气变坏。
制度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看似机会均等,实则每人每周只有一天吃饱甚至有剩余,造成苦乐不均,甚至资源浪费。
制度三:民主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民主监督与制约机制。分粥委员会与监督委员会就议案争执,效率低下,等大家扯完了,粥也凉了。
制度四: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分粥的那个人只能最后拿粥,有效实现了均衡。
制度五:大家参与分,抓阄决定谁得哪份。兼顾了简洁、高效、公平的要求。
流程的设计、再造,必然会触及工作分配、利益格局的变化,如何使得它能有效落地?利他性、整体最大化,是关键的理念。
流程设计的操作难点在于如何将理念与实际业务关联起来。在传统的职能型组织中,专业分工的纵深已经形成竖井,犹如金钟罩般牢不可破(如图1.2 传统组织的金钟罩现象所示),如何才能通过流程来打破这些沟壑呢?
这就要求流程Owner,站在公司全局的视角,摒弃职能领地的观念,以客户为导向,以利他性为基础,端到端拉通流程,最终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效益最优化。
在具体流程设计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公司内部的利益相关者,需要同时考虑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上下游的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社区居民等。考虑到大家的利益、诉求,流程才能更好地落地。
有一句话广告语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很能诠释这个理念。对流程管理说,平衡好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大家才会更好地支持流程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