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我们有了迈出扩张步伐的7只鞋子,准备攀登企业发展S型曲线的陡坡。魅力无穷的顶峰正在等待者勇敢的你,那是属于王者的巅峰时刻。
1:扩张战略选择矩阵图
这7个关于扩张战略选择的思考模块和三大扩张战略的特性,构成了企业管理者全方面考虑“如何选择适合公司的扩张战略”这一问题的思考矩阵,也就是你在决策和行动之前,所需要考虑的要素清单。这张清单,是我们开始行程前需要的最后一只鞋子-第八只鞋。(如表10-1)所示:
扩张战略 | 初期竞争力 | 走稳脚下路 | 建立防火墙 | 商业发展规律 | 指数化要素 | 关注竞争 | 扩张成本 | 反馈系统 | |
产品和服务种类扩张 | 相关多元化 | ||||||||
场景多元化 | |||||||||
市场区域扩张 | 本土-本国 | ||||||||
本国-国际 | |||||||||
本地用户-规模用户 | |||||||||
跨行业扩张 | 科技手段 | ||||||||
商业逻辑手段 |
表10-1:扩张战略选择思考矩阵
对照这一矩阵表格,你很容易发现我们舍弃了独立的“非相关多元化战略”这项内容。原因在于,如果一项产品和服务种类的扩张战略,产品和服务在“相关性”和“场景相关性”上都没有建树,那么它将很难获得成功。另外,选择非相关性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无非是有两类动因让它们这么干的:第一就是公司有足够多的资源,试图称霸市场的各个领域;第二个动因是,它们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觉得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无论一家公司因为上述两种原因之中的哪一个而选择了非相关多元化扩张战略,都必将会让公司过于臃肿和庞大。面对竞争,往往是“按下了葫芦,起了瓢”。借用克莱塞维茨(注10-1)对战争的看法: “战争的客观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盖然性(注10-2)的估算。如果再加上偶然性这个要素,战争就演变为一场赌博”。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明白,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中,非相关多元化的扩张就等同于赌博。它受到概率和偶然性影响,这意味着,你可以持续地在某一方面战胜所有的竞争对手,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战胜所有竞争对手,但你永远无法长时间地战胜所有领域的对手。
此外,试图采取非相关性扩张战略的人,根本无需做出深入的战略选择思考,仅凭直觉就可以行事。很明显,他们并不能从本书中获益。所以,我们不将这种粗犷的、不稳定的、随意的和狂妄自大的战略选择作为分析的选项。
排除了非相关性多元化,我们就可以用“第八只鞋”-战略选择思考矩阵来做出我们的选择了。首先,你要先了解自己公司所积累的竞争力。记住,它是一种能力,是让你的公司在生存期得以成功的能力而不是那时候所你拥有的资源。你可以依照对自身竞争力的认知,来做出初步的战略选择。
然后,你接下来就要分析,如果公司选择某一选项作为自己的战略,那么,它是否能让你更好地走稳脚下路?假设我们采用10分制的话,你可以给“走稳脚下路”打分,看看你的选择,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你“走稳脚下路”。如果你发现这一战略选择无法发挥公司的竞争力,或者你对公司竞争力的理解不够深刻,以至于没办法将它制度化,那可能你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对公司竞争力的认知是否尚未足够。
接下来,继续检验在这一战略选择中,公司是否具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建立起“防火墙”。你需要“事前验尸”、围绕着主战略选择建立战略冗余度、或者提高公司的领导力水平。如果你的战略选择经不起事前验尸的挑战,你也没有办法围绕它低成本地建立起战略冗余度,甚至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不能够调动团队积极性,那么,可能你还要返回去重新搜集信息,对战略选择重新进行思考。
当你的选择通过了前两项考验时,接下来就可以看看你和你的团队是否能理解在这项战略执行的过程中,“大”“小”规模变化中商业逻辑的转化,你的公司有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让扩张战略得以实施。
之后,你要检查:这项战略选择中,是否能有技术创新工具的用武之地,能否结合创新的商业模式来构建强大的、多维度的网络效应,有没有适合指数化发展的要素。
然后还要思考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公司能否提升竞争自由度,具体有哪些措施;如何防范竞争对手,他们都将是谁;他们有没有什么地方不如你,什么是对手的“软肋”,客户们有没有潜在的需求还需要满足的,你能否满足这些需求,需要做些什么?此外,面对极其强势的竞争对手,我们有没有办法采取“竞合策略”?
最后,我们要测算一下实施战略的成本,并思考建立起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反馈系统,让一线的关键信息毫无阻滞地反馈到公司里来,学会和掌握分析这些信息,为扩张期的工作作出指导。
如果一项战略选择,在上述检查中都能获得较高的分数,比如以十分制来计算的话,通过思考和核实,它能在总体上获得6分以上的评价,那么它将带给你极大的成功概率。此外,要特别注意那些得了特别高分和极低分数的项目。对高分项目要仔细核实,对极低分数的要素更要加以分析和改善,确保整体的均衡性。
你可能会觉得,矩阵表格在日常的战略管理中运用起来会比较繁琐。当然,战略管理本身就是复杂的事情。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和激烈的竞争让企业的战略执行过程充满艰辛的挑战。让公司变得成功,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2:战略选择16问
尽管如此,为了你能在日常工作中,时时可以运用8只鞋扩张战略法则来衡量公司是否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我们还可以将其简化成“战略16问”。这是绩效大师费迪南德•F•佛尼斯给我带来的灵感。没错,既然绩效的考察可以有16问,扩张战略的选择和管理为什么不能呢?
你可以记住这16问,然后,时时向自己和团队提问,对战略执行的过程不断检查和优化。
最关键的16个问题是:
1:公司积累的竞争力是什么?
2:公司有什么制度能让这种竞争力持续积累?
3:它经得起事前验尸的考察吗?
4:在战略冗余度的建立上,你做了什么资源准备?
5:遇到问题,员工会主动承担责任吗?
6:公司规模在变“大”的同时,经营和商业逻辑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7:你准备了多少时间来执行战略,时间够不够?
8:公司的商业模式可以结合新技术吗?
9:商业模式中有哪些网络价值效应?
10:公司现有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是谁?
11:竞争对手的软肋在哪里?
12:客户现在的需求和潜在需求是什么?
13:有没有可以与竞争对手合作的地方?
14:战略执行过程中,会不会产生意外的成本,是怎么产生的?
15:市场和一线的关键信息能及时反馈到你这里来吗?
16:目前的战略选择是最好的选项吗,能不能有更创新的方案?
只要认真思考矩阵表格的内涵,找出关键问题,用“战略管理16问”来管理扩张战略的实施过程,并不十分困难。它们可以提醒我们时时自省,锻炼以获得对战略执行的洞察,进行更加本质的思考,大大提高成功的概率。
下一小节,我将尽可能地完整展示一个案例来让你更加清晰地理解“8只鞋扩张战略思考矩阵”这一战略选择工具的应用。希望你可以深入思考并熟练掌握它,为自己的公司选择更加明智的扩张战略。